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第4页)
本文共计3216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四)设计与筛选教学任务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目标落空,或任务落空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没有在课前进行充分的教学任务筛查,这个筛查应该有两个步骤,第一步,看是否每一目标都有合适的学习任务支撑,如果有目标落空的现象,就要及时补上学习任务;第二步,看是否每一个任务都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对于那些离教学目标较远,并非必须的教学任务,做出大胆的删减。最好也是采用列表的方法进行筛查,对每个教学目标和每个教学任务予以归类编号,然后进行关系分析,之后做出增减。这个过程有两个作用,一是减少了无效或低效教学环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二是可以降低教学行为偏离教学目标的可能性。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由于思想品德课本身的体验性、思辨性和生活性特征,造成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目标设定、任务设定具有很大的难度,因此,科学地确定教学目标,科学地确定教学任务,减少教学行为与教学目标偏离的现象则变得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开展教学目标调查,分解知识与技能序列、分解过程方法、分解情感态度价值观、设计与筛选教学任务这四种策略达到上述目的。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玛丽热拉尔(比)[M].为了学习的教科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09.
[2]彼得圣吉(美)[M].第五项修炼.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xx.9.
[3]吴红耘,皮连生.修订的布卢姆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兼论课程改革中“三维目标”说,课程教材教法[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2).
[4]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xx.1.
[5]PatriciaL.Smith,TillmanJ.Ragan.教学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7.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第4页) 3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更要担负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首先要求任课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树立自信心。然后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学因素,逐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另外也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活动的把握,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
一、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生活节奏紧张,有些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对子女的教育和关爱,问题学生随之增多。调查表明,近30%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偏激、任性、冷漠、自私、孤独、自卑、嫉妒等等。更为严重的会出现因病态心理而导致心理与行为上的失误,甚至有时会发生犯罪的行为,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危害到家庭和社会。因此,教育的责任不仅要给青少年一个健康的体魄,还需要赋予他们一个健康的心理。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伸出双手,共同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做点实事。作为教育核心阵地的学校,除了专门开设健康课外,在各科教学中,老师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可行的教育方法。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迅速、学习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他们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合理帮助和正确指导。而思想品德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这也符合进一步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客观要求。
二、学会赏识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学期新接的初三级,基础薄弱,落后面大,有不少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纪律涣散。面对这群学生,笔者第一节课就给他们上了一节心理课,列举往届后进生转化的成功例子,并激励他们,一个学生不是天生的差生,老师不会追究他过去的错误,只欣赏他现在的进步。三(2)班的小浩同学思想复杂,无心向学,各科成绩差,经常违反纪律,父母到学校协助教育不下十次,他几度想退学。笔者上第一节政治课,感觉这个同学并不坏,他上课大声发言,也积极举手。笔者也经常提问他,并表扬他。他的智力也不错,每次做练习总是最快完成,而且准确率很高。对此,笔者又在班里大力表彰了他。单元测验时,他做得很认真,一下课就迫不及待想看成绩,笔者面批他的试卷,都是红色的“√”,他的选择题全对了,班里只有尖子生才能做到这样,这次测验他获得了67分。第二次测验他又拿到了70分。笔者很佩服小浩同学,他的智力很好,反应很机灵。如果当初只是责备、埋怨,不给他鼓舞和信心,他或许仍深埋在泥潭里,成为让老师、同学都忽略的人。笔者暗地里为他的进步而高兴,也为自己没有白费心血而庆幸。这个同学的转变是一个好的开始,是其他后来者学习的榜样。可见自信心在人生通往成功之路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提高学生自我价值感。老师对学生努力的结果给予肯定,使学生看到努力带来的进步,努力获得的成功,这样学生才会相信努力在提高学习成绩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教學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学生喜欢的学科,通常就是他们学得好的学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