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教学的论文(15篇)(第15页)
本文共计462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1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Q学习群
由于在课内不能充分地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进行较全面的教学,学生对教材的梳理和掌握远远不足,因此在建立QQ学习群后,可将文学思潮及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的概述,层次清楚、条理明晰地以每章、每节的方式制作成电子文档发在QQ学习群中让学生学习,学习情况通过课堂的提问进行反馈。教师在课堂上抓住较难掌握的思潮、流派或类型进行重点教学即可,这样在该部分就大量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在QQ学习群里,教师有充分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提出讨论题目诸如“鲁迅《秋夜》的开头为什么一反简洁、凝炼和白描的语言常态写‘我的后院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你是如何理解红色经典的当代价值的?”等等,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发言,并能针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师最后进行总结点评;在QQ学习群里,教师还可以答疑解惑,推荐相关阅读书目并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3.2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不仅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同时还要让学生接触到一些前沿性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文学研究与评论的各种不同的角度与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至关重要,在应试教育影响下,学生一直以来习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不会学习不会思考,更不会质疑、批判和创新,甚至于教师提出问题时也不会主动回答。必须“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2]课堂和QQ群中的讨论及启发式教学是激发学生主体性的较好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课堂教学可重点进行作品的分析,以作品带动作家,带动文学史。通过设置问题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善于思考,愿意提问。这样的方式使学生不仅对主要作家的特色、贡献和地位有较深入的了解,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温儒敏教授指出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同学的知识结构水平来讲授基础课,让他们有兴趣,有获益,又逐步转变中学应试式学习方法,引起对现代文学的初步兴趣,让刚上大学的学生接触文学欣赏与评论的各种不同理路,拓展思路,打破中学语文‘应试式’学习的习惯,转到研究型的学习方法上来”。[3]只有具体掌握一年级学生的基本情况,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才能顺利完成,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凤英.新形势下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若干问题的重新审视[J].昆明学院学报,20xx,32(5):114-118.
[2]刘小平.“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模式现状及其改革趋向———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xx(9).
[3]温儒敏.现代文学基础课教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xx(3):32.
当代文学教学的论文9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文学课程中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突出的人文性、审美性特征。其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成就,具有一定的鉴赏和分析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能力。作为高校中文学科中的一门基础性学科,现当代文学对于培养学生文学欣赏和文学创作能力十分重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进入了网络时代。高度发达的网络推进了文学语境的变化,以及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教学要求的改革,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出现了小少的问题,改革其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已经成为新形势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必然要求。
一、传统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发展困境
(一)受教育者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不足。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学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重视程度大幅降低。与之相对应的是大学教育的专业更为多样,课程更为丰富,在社会认识和就业压力等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对文学专业,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大大降低。对文学呈现出“麻木、默然、没有感觉,不能讨论与争鸣,不能形成观点的交锋、观念的碰撞”的状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严重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