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教学的论文(15篇)(第16页)
本文共计4627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5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受教育者接受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时间不足。中国现当代文学对受教育者的影响小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长期的文化熏陶中体现出来。随着高校教育中对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其专业性正在逐渐淡化,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课时在逐渐地减少。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学科。特别是在信息发达的网络时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作品、新的思潮、新的流派、新的团体、新的观点层出小穷,但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变革的速度已经无法跟上其发展,这就导致其教学内容的滞后,影响了教学效果。
(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落后。文学本身是感性的、具体的、生动鲜活的,但是由于教学手段的落后,长久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大都采用的是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呆板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文学所“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在我们所构建的知识体系里日渐丧失。我们的课堂充斥着抽干了的文学性的空洞话语”。无法让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感悟和培养。
二、网络的普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影响
(一)网络的普及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文学种类。网络的发展,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和空问。文学创作队伍不断壮大,文学观点百家争鸣,文学品种层出小穷,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按照他们各自的实际情况,利用网络资料来设计和安排学习,主动地广泛涉猎各种体现当代性的文学观点、作家信息以及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拓宽文学阅读的范围。”
(二)网络的普及引发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网络的普及更新了教育者的教学观念和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网络使教学从传统的课堂讲解、空洞分析等转变为灵活生动的视频教学、互动教学等,还出现了以网络为平台的远程教育、课本电子化等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三)网络的普及扩大了教学的对象。传统教学模式只局限于课堂之上,很多成年人或者社会人群缺少学习的机会和渠道。网络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远程教育等新的教学方法,让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对象更加广阔。张万仪在《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模式》中对参加重庆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习的学生进行了统计,其中已婚155人,占87%,未婚23人,占13%。从87%的已婚学生来看,说明远程教育在扩大教学对象上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
(四)网络的普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文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小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网络的普及让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封闭性,学生可以从丰富的网络中获得更多的文学资源,构建一个更浓厚的文学氛围。同时,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高教学的效果。
三、如何在新形势网络环境下做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
网络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影响是巨大的,探讨新形势网络环境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是做好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现实需求。笔者以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一)大胆创新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模式。互联网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高速度、大容量、互动性、多功能、数字化、全球化等特点。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突破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地域、时间限制,实现远距离、多媒体的教学方式。美国西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所所长史强克教授曾说过:“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个专家站在教室对着一群学生讲话,网络化的教学正好颠倒过来,一个学生坐在电脑前面,身后却有无数的专家。”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要大胆创新,灵活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倡导远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教学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