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物体论原理

本文共计1120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物体论原理

第一篇 宇宙基本构成

  我们应该庆幸自己能够作为一种智慧生命生存在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有史以来,为了实现更好的生存,人类从未停下探索宇宙奥秘的脚步。探索宇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宇宙里有什么?如果看现象,恐怕没有人能够说得完,就算是分类统计也将是一个繁杂而又困难的工程,我是个散懒的人,时间也少,不喜欢粗活累活,只能从基本上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宇宙的基本构成是什么?目前出现的答案比较多,主要是物质精神说、物质能量说、时间空间说等等,但我们知道正确的答案只能有一个。

  在唯物论和唯心论大论战的时代,把宇宙划分为物质和精神两部分是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至今也没有出现什么更好的方法,虽然我们都知道精神现象只是物质现象的一部分。一个人活着是有意识的,死了就没了,但他的肉体还在,组成肉体的物质会以其他的方式继续存在于大自然,这使我们相信物质的存在不需要意识的陪伴,而脱离物质的意识却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现代科学正一步步揭开人脑产生意识的方式方法,意识并不神秘,它只是人体在生存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也只能是物质现象的一种。将物质和意识对立,进而从意识的角度认识物质只能得到错误的结论。

  抛开意识,宇宙中能和物质对立的东西还能有什么呢?物质是实在的东西,宇宙中能够脱离物质的完全非实在只能是空间。运动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最基本的运动就是物质的空间位置移动,没有空间物质如何运动?没有空间,物质的存在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运动。就像一间房子,不管它有没有住人,住多少人,它都是那间房子,即先有房子后住人。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了将空间理解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这样的认识很是晦涩难懂,也难怪,说不清的东西就把它搞得深奥点,不求甚解的人很容易糊弄的。它表达的意思就是先有物质,再有运动,然后有空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属性嘛,也就是说,先住人,后有房子。可惜,这么多年了,就是没有人问一句,没房子,人住哪儿?

  宇宙中有什么?我们能看到的和不能看到的只能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大小不等、形形色色、纷繁复杂而又层次分明的物体,物体就是物质现象,物体的实实在在与空间的一无所有共同构成了全部宇宙。宇宙的基本构成就是物体与空间,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们才能正确的认识什么是物体,什么是空间。

  物理学发展至今,一直在研究物体运动变化的规律,却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即物体是什么?现在答案有了,物体是相对于空间并占有一定空间的实在体系。从空间的角度看物体才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物质的实在性,以及它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反过来,从物体的角度看空间也同样如此,即,空间是相对于物体并包容物体的宇宙存在基础。物体的“有”与空间的“无”既对立又相容的关系构成了宇宙的存在基础。

  有了相对立的空间,物体的存在便有了自己的特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物体的第一个特性便是实在性,物体是相对于空间的一无所有的实实在在的宇宙存在基础,从微观粒子、单原子体、单分子体、多分子体到星球、星系、星云乃至膨胀中的宇宙,都是实实在在的物体,相对于空间而言,它就是实在的“有”.物体实在性的具体表现就是任何物体都有一定的质量,即,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的质量有大有小,大的我们无法估量,小的难以测量,但我们会一步步走下去,就像中微子,从过去认识中的无质量变成有质量,随着微观粒子的质量测量方法的不断进步,我们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惊喜。

  物体的第二个特性是空间占有性,物体有大有小,大小之间的差异说起来可以超出我们的想象,举例就不必了,就像数学中的无穷大和无穷小,但我们绝对找不到完全不占有空间的物体。存在于空间的物体总要占据一定的空间,这表现在物体都有一定的体积,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大小的量度。

  物体的第三个特性是运动性,在更大尺度的参照系中,物体总是不停地运动着的,参与其上层物体的内外部运动,甚至与它物体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同时,物体本身也是由其内部物体通过不断的循环运动构成的。比如,我们站在地球上,作为地球的一份子,必然要参与地球的自转,公转,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等等等等,而我们本身也是由体内细胞组成的组织、系统构成的,并通过体内循环运动与自然界实现物质能量的交换。任何物体的“静止”都是相对的,运动无始无终,永不停息。

阅读全文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