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大学生在音乐为媒介中提升人文素养论文
本文共计5805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理工科大学生在音乐为媒介中提升人文素养论文
以培养“全面的人”为宗旨,从音乐教育遵循美育规律为原则,立足理工科高校实际,针对理工科院校学生思维方式与知识结构等特点,进而探究通过音乐鉴赏课程开发理工科院校学生潜能,提高其人文素质、艺术气质、审美能力、创造力与创新精神,力求使理工科院校音乐鉴赏课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

音乐鉴赏作为艺术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以人为教育对象、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当代素质教育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不仅体现个人审美修养,而且表现其文化素质水平,关乎到综合素养的提升。孔子说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礼记》曰“乐,所以修内也”,可见音乐对人的重要作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音乐与创造力提升的言论更是人人皆知的。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学单位开始将音乐鉴赏课程纳入到公共选修课程之中。然而,工科类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文科类学生相比表现出不同特征,他们更善于理性思维,动手能力更强,但他们的艺术才能、感性思维则相对较为薄弱,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美育的缺失,他们的艺术潜质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发挥。
音乐鉴赏课作为工科学生进行音乐教育的主要形式,因其通俗易懂,涉及面更广泛,音乐素质要求较低等特点,极易被工科学生所青睐。这正是美育介入的有利条件,也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意义。但是,面对专业技术教育的压力、文化娱乐的多元化、审美趣味多样性,理工科院校音乐鉴赏课程现状如何?音乐鉴赏课程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作用如何认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教育者转变观念,更有利于高校有效地实施包括音乐教育在内的艺术教育,对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理工科类学生培养的主要方向是尽可能使新培养的专门人才适应于社会所需,为他们今后就业奠定专业技术基础,这就容易形成院校的学科与学科之间交叉遇阻,学生缺乏更多的自主选择,特别是看似与专业没有的直接关系的艺术教育生存空间无形中被挤压。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们的认识不断深化,教育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才逐步受到重视,大部分高校将其列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之中,并有了很大改观和发展。但无需讳言的是,目前多数工科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不少人仍然囿于成见,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作用、价值、目标、任务的认识还较为片面,实际课程设计和安排中还是将音乐课作为选修课开设,有限的音乐课程被安排在教学计划之中,且课时有限。学生完全凭个人兴趣爱好去选课,使音乐教育仍处于一个薄弱环节,得不到教师与学生的关注和重视。有时流于表面,缺乏考核及约束机制,既不同于专业课那样,在学习、择业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亦不同于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属于考试必须过关的课程,这样音乐课就处于可有可无的边缘化境地。
同时,部分理工科院校对音乐教学的人力、财力、精力的投入方面,也未达到主管部门规定的基本标准,主要表现为音乐课师资力量配备不足,相应的硬件条件和设施短缺,管理体系不够健全等。公共音乐教育在课程设置方面,基本上借用专业的音乐教育或是师范类音乐教育的模板,内容设置也不能充分体现公共音乐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缺乏系统化的整体构想。同时,理工科院校的音乐缺乏科学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很多课程都是由授课教师自行编排,随意性较大,与学生的需求不匹配,也不能遵循音乐教育的独特规律,造成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进度不统一,教育深度没有标准可依,教学质量更是无法保证。加之音乐课师资力量匮乏,使得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模式单调,更使得工科院校的学生未能系统全面的接受音乐教育 ,缺乏必要的艺术氛围。工科院校在音乐知识学习方面的不利状况和环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

交通物流毕业论文-高度重视现代物流对经济建设的巨大作用
企业物流客户服务管理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改革口腔黏膜病医学教学措施的论文
医学硕士论文致谢辞
国内外高等制度下医学教育论文
临床医学写论文
毕业论文医学
有关医学检验的论文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
论专题教学与案例教学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国际贸易就业结构影响分析
资本流动对金融经济的影响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的研究论文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探析论文
基于工作流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模式设计论文
在茶叶生产中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探讨论文
计算机信息安全与保密工作论文
关于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讨教育论文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实现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