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精选]企业管理论文(第18页)

本文共计3899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MIS建设特征探讨

  MIS有别于其他的计算机系统,它和企业管理密切相关,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市场意识有关,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服务。MIS建设具有其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管理性和系统性。

  1.管理性

  MIS建设要求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做得规范扎实,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业务流程。同时MIS建设也会反过来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改善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推动企业管理现代化,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MIS建设的管理性要求企业以自身经济发展为基础,深化需求分析,认真作好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扎实推进MIS建设,借力于MIS提升企业管理,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

  2.系统性

  MIS建设系统性首先体现为它是一个数据系统。按照信息工程的原理,数据位于现代数据处理的中心,数据是稳定的,而处理是多变的,具有一个稳定的数据基础是MIS建设最本质的问题。客观上讲,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从事企业管理,都存在一个“稳定的数据基础”,但这样一个“基础”并不是现成的,它深藏在企业的各个业务部门,深藏在企业的各种业务活动之中,并和各种各样的业务活动交织在一起。

  MIS建设系统性又体现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系统特征。MIS覆盖全企业或至少覆盖企业的主要业务部门,在统一的数据环境下集成化开发各个子系统,子系统的划分应独立于当前的组织机构,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网络和通讯平台的作用,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满足管理提出的信息加工要求。

  三、MIS建设开发方法选择

  在MIS建设中,系统的最终目标和内容常常难以确定,这是MIS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MIS要管理的内容、达到的效果及运行后的状态等涉及的内容很多,系统建设时很难通过调研完全确定其所有的内容。事实上,MIS建设和一般工程的根本区别就是不能在开发前完全确立系统的目标和内容,即不可能企望有一个详尽的设计去简单地、全方位地组织和控制系统的建设,这是MIS开发的最大特点。因此,简单地用一般工程建设的方式去对待MIS开发,希望先有一个详尽的设计,再根据设计实施开发,这种要求开发者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把原有的'工作方式完全掌握,而且要设计出一种新的工作方式的办法,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

  根据上面的描述我们可采用原型法进行MIS的开发。所谓原型法就是在经过初步调研和分析获知用户的基本需求之后,利用适当的软件工具(例如第4代语言)设计出一个初步的原型并在短期内实现,然后交用户试用;经过用户的试运行后,开发人员根据用户的意见,重新分析和确定需求并对原型进行修改和扩充,然后再次交给用户试用,并根据试用后提出的意见,再次对原型进行修改和扩充,如此反复这个过程,直到符合最终开发目标和内容,让用户感到完全满意为止。在系统开发前,用户本身对将要开发的新系统往往也仅有一个十分模糊的轮廓,而且由于开发人员掌握的知识及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开发人员很难完全获得或不能彻底理解用户的需求。原型法通过对原型的反复使用、修改,给用户和开发人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进而产生新认识、提出新要求,该过程与人们的认识论相一致。原型法运用时的特征同MIS开发的特点十分匹配,能够十分有效地进行MIS开发。

  四、MIS建设过程的组织与控制

  MIS建设的工作量巨大,系统建设组织者应有一个通盘的考虑,把握和控制建设过程,使之有条不紊。由于建设过程主要工作最终的表现形式是大量的软件程序,人们常常仅关注程序的编写,这很不够。根据诺兰模型,计算机辅助企业管理一般都从单项应用开始,逐步向代表企业进入成熟阶段的MIS应用过渡,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们不能用项目级或程序级的经验去指导系统级的建设。就像战争虽然最终要表现为战场上的厮杀,而厮杀背后的策划对战争的胜负至关重要一样,对建设过程的组织与控制决定着系统将来的稳定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平稳安排

  从一个旧的工作方式逐步过渡到一个依靠计算机系统的新的管理方式中,对用户来说应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MIS建设中,常常开发了大量应用程序,再一次性地投入试运行,缺乏必要的安排;还有的对开发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把建设规模展开得过大而无法控制。这都会使工作量和难点过于集中,使用户和开发者都陷入忙乱之中,妨碍系统建设。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