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课的教学实践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1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2.4教学评价标准

  授课评价方式要求具有多样性,比如鼓励医学生采用小组方式来完成医学类课题;课后针对课堂学习内容,让医学生对相关医学信息辨别真伪,并对其进行陈述,此外,也有着重强调实践动手能力的标准,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医学生可以通过对媒介素养的学习成果在表达与制作讯息,并积极利用在各种媒体上。

4总结

  媒介素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医学院校独立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因此采取融入式课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较为可行的方法,避免了医学院校师资力量不足、学生课业压力大等客观的阻碍,这种课程开展更能迎合医学院校教师和学生素养提升的需求[4]。在师资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建议医学院校开设媒介素养融入式课程,提升信息类教师媒介素养水平和研究水平[5],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的媒介资源,为医学生提供优质的媒介素养教育环境。通过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构建相关课程教育新模式,提升医学生对于媒介信息的判断力以及对媒介所发布的不良信息的抵抗力,也是更好地服务课程思政.

参考文献

  [1]耿益群,徐玥.近十年国外媒介素养课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31-37.

  [2]张男星.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报告[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09):68-80.

  [3]张治国,马福.“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高教学刊,2017,(18):1-3.

  [4]李鑫.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及应对探析[J].新闻天地,2010(5):14-15.

  [5]肖鑫鑫.提升高职教师媒介素养的实践路径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7(02).

  [6]梅罗维茨(美).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41.

  作者:王丽萍 单位:上海健康医学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