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医学 > 正文

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课的教学实践论文

本文共计41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课的教学实践论文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以及教学效果评估来进行阐述,探讨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检索课的方式。方法以上海某医学院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对医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现况调查。结果医学生媒介使用广泛,但对于信息检索的需求、信息的检索手段及媒介的利用能力尚待提高。结论医学院校采取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具有较好的实践性,在医学信息检索课中融入媒介素养更具有优势。

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课的教学实践论文

关键词:

 医学情报学;媒介素养;信息素养;课程融合

0引言

  移动通信和虚拟现实等新一代技术,推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要求医学生不仅要掌握优良的医学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具备现代医学信息技术能力,教育要探索培养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各种媒介的兴起,以网络媒介为主的媒介,对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的深入渗透,导致医学生的面临更多的信息挑战,媒介素养和信息素养能力不足的缺点暴露,了解当代医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探讨如何让医学生能正确的使用和利用媒介,采取何种有效的教育策略,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1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

  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都在90年代传入我国,目前,信息素养类课程开设较多,但对于媒介素养,国内医学院校几乎没有设置相关课程,教师对媒介素养的知晓率和实践率也十分低。保罗泽考斯1974年提出[1]信息素养是利用信息工具及信息源来解决问题所应用的的技术和技能,该概念的提出主要针对人们对所获取的信息的辨别、利用等,重点在解决信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息技术参与问题。媒介素养概念的提出是在1930年,由英国利维斯首先提出,媒介素养主要有四个层面,包括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和目的、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和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通俗的讲即大众面对各种媒介信息资源的时候,选择、理解、质疑、评价、创造、思辨的能力。医学信息素养课程重在培养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包括医学生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信息,能够有效地获取、评价和利用所需要的信息。媒介素养虽然比较侧重于对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思辨能力,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医学信息和媒介信息具有某种一致性,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信息量暴增的情况下,探索的进行课堂实践改革的方式,将二者有机融合就变得顺理成章,顺应时代需求。

2医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2.1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调查对象为上海某医学本科院校学生,均为首次接触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学生。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主要通过授课教师课前统一指导,采用无记名方式,随堂填写问卷并收回。授课教师随堂共计发放问卷315份,回收有效问卷298份,其中男同学110人,女同学188人,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量的95%。

  2.2调查结果分析

  2.2.1互联网是医学生使用最多的媒介

  医学生平常使用最多的媒介为互联网(90.5%)、电视(39.6%)、报纸(40.7%)。大多数学生是电脑网络与手机网络作为主要的媒介工具,传统的媒介如报纸和电视作为很便利的获得媒介信息的渠道,仍然比较受医学生喜欢。

  2.2.2使用媒介的主要目的为娱乐休闲

  医学生接触媒介的目的包括娱乐休闲(71%)、缓解压力(43%)、聊天交流(42%)、拓展知识(30%)、了解资讯(23%)、打发时间(7.9%)、其他(0.9%)。深入访谈发现,部分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我控制,手机上网方便、快捷,随时随地,不受客观环境的制约,手机媒介的使用的时间占据时间超长。

  2.2.3信息获取渠道多样化

  在网站、手机客户端、电视、微博、报纸、广播、杂志等信息获取渠道中,95%的学生选择了三种及以上的媒介获取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多元化。深入访谈也发现,在选择网站媒介服务时,医学生最容易受到的影响因素为使用习惯的养成,在多种媒介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医学生的媒介习惯也比较理性,不再盲目追新。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