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课的教学实践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414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2.4媒介的使用趋向理性化
81%的学生认识到对媒介获取的信息需要进行鉴别和选择,70%的学生对信息的真实性保持理性的“有时相信”的态度。在网络信息虚假的时代背景下,医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会对媒介传递的信息判断采取积极的态度。
2.2.5信息检索能力还需提升
当需要文献资料的时候,43%的学生表示对信息渠道非常清楚或清楚,5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71%的学生认为能快速检索到所需信息,48%的同学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阅读、分析和整理,31%的学生可以通过朋友圈、电子邮箱、微博、论坛、QQ等媒介工具进行分享和学习。网络媒介的便捷对当代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更多可想象的空间,但对于信息检索的需求、信息的检索手段及媒介信息的筛选能力尚待提高。
3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检索课教学实践
3.1媒介素养融入医学信息检索课的优势
在课程设置的方式上,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展主要有独立设置课程和融合入其他课程进行培养两种方式。基于医学院校的特点和现状,本研究采取融入式教学开展方式。同时,这种融入式的教学手段,对医学院校的老师、教学时间、教室空间等的软硬件要求相对较低[3],能够让更多的医学生掌握使用媒介和利用媒介信息并进行鉴别的技能。本研究通过增加传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范围,通过课堂和课外,选取医学生感兴趣的媒介主题,采取小组讨论和PBL等教学方法,在信息检索的内容中融入媒介资源,达到调动医学生学习兴趣,掌握媒介使用和制作能力的效果。
3.2教学原则与目标
3.2.1教学主要目标
依据所融入的课程的不同或教学侧重点的不同都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差异,医学信息检索课的课程目标不可能包括全面的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但总的目标是培养和提升医学生获取、识别、分析、利用并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本研究以课堂为基础、培养医学生信息能力和媒介使用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及课后的分析、质疑、交流和自我表达等技能的培养来提升学生的医学知识获取和分享的自主性。
3.2.2教学内容
在医学信息检索教学内容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要素应该包括教学主题、形式和时效。主题方面,由于医学信息检索课内容中融入的媒介素养的内容范围的确定具有一定难度,既不能只关注部分媒体内容,又无法将所有的媒介内容形式都涵盖,因此融入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所选定的授课主题就是应该和所融入的课程的教育内容紧密联系,要求授课内容要以医学信息检索课的内容为参考,挑选有利于医学生发展的贴近专业的主题。同时,在展现形式上要全面而丰富,既可以是传统的纸质媒介,尽量打破单一媒介形式的壁垒,发挥多种媒介在课堂上的优势,如图书、报纸、杂志等,也可以多涉及新型的媒介形式,诸如音乐、视频、网络等。多样的教学文本,增强医学生对各种媒介形式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媒介信息的选择上,要注重实效性,这也同医学信息检索的实效性是一致的,医学信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的快,掌握信息的实效性也是医学生的信息素养评价标准之一。因此,时效性上应该把最新的媒介信息作为课堂的教学素材。
3.2.3教学组织与实践方法
融入式课堂实践分为四步骤:第一,由教师确定与授课内容相关的主题,在课前对该主题进行研究,收集全面而丰富的媒体信息,在课堂上做好合适的导入,引领学生进入该主题。第二,学生根据已有常识或知识对主题展开讨论,或利用课后时间,通过各种媒介手段获取相关信息,在课堂上分享汇报,并对比不同媒介的差异,展开讨论;第三,教师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作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让学生能够认识媒介信息的表面现象和本质问题,真正了解媒体的本质、立场、运行流程、以及各种媒介手段等问题;第四,学生对媒介理论和现象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基础上,让学生制作相关主题的媒介作品并在课堂进行展示汇报。通过课堂内外的四个步骤的衔接,医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思考的过程中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对先前的认识进行回顾和反思,以对各种媒介现象获得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知,提高自己媒介信息的辨别力和批判力。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