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15篇(必备)(第9页)
本文共计322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1设计高效的`物理课堂实验导入环节
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课本理论知识,设计丰富有趣的物理课堂实验导入。由于物理实验教学本身具有生动、真实的特点,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进行实验教学导入,通过情境导入法、提问导入法等方法导入课堂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3]。如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法导入实验课堂。教师用铅球做一个大摆球,将大摆球悬挂在教室的天花板上,让它摆动起来,教师站在摆球的起始位置,可摆球摆动时却不会碰到教师的鼻尖。学生在这样的情境导入下,学习兴趣得到大幅度提高,大部分学生会对摆球摆动时不会碰到教师鼻子的原因产生好奇,进一步激发对能量守恒知识的求知欲望。
2.2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的平台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仅依靠教师为学生进行实验演示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是观看实验演示,没有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操作,往往容易出现过目就忘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创建自主实验的平台,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印象[4]。如学习摩擦起电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摩擦起电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布置一个实验任务,即让学生回家后用吸管完成摩擦起电的实验。主要实验内容就是让学生用食指和中指摩擦吸管,可以看到摩擦后的吸管可以吸在学生的手中。把摩擦过的吸管放在一次性纸杯上,再摩擦另一根吸管,当把摩擦过的两根吸管同时放在一起时,会出现相吸或相斥现象。学生看到这样的现象后,不禁产生疑问,这样在课堂上学习摩擦起电内容时,便会主动投入到物理课堂学习中。教师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创建自主实验的平台,不仅能有效节约课堂教学时间,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可谓事半功倍。
2.3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的实验演示作用
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生动、真实的实验过程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多媒体设备的普及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展示实验过程的平台[5]。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时应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无法在实验室完成的实验或概念较为抽象的实验。如学习LC回路的电磁振荡实验时,虽然学生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到电磁振荡现象,却无法观察到电磁振荡产生的过程,学生便很难理解电磁振荡产生的原理,对电场、磁场及电流强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掌握不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电磁振荡的产生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实验模型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电场和磁场的相关知识,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
3.结语
当前高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对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重视不足、学生缺少自主实验的机会及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缺乏创新等方面。基于新课标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和物理学科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设计高效的物理课堂实验导入环节,为学生提供自主实验平台,并且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的实验演示作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学活用”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7
一、引导学生全方位参与教学实验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教师要耐心解答学生所遇到的疑惑和问题,帮助学生完善实验环节,推动物理实验教学的有序开展。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需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整个实验环节,实验设计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能全面衡量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而在设计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验步骤进行分析,准确掌握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让学生将实验和物理知识进行有机融合,以便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现象及过程
在实验设计环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参与实验环节,引导学生找出实验现象及过程的关键点,并重点解决重难点知识,科学梳理物理实验知识,同时,详细解答学生的疑问,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