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15篇(必备)(第7页)

本文共计322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过程,这是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的一种非常好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对于相应的实验主题展开思考探究,这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过程.小组内的交流合作,能够借助集体的力量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能够让学生共同对于一些实验难点展开突破.这个学习过程很有意义,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探究的乐趣,学生对于很多知识点在理解上存在的障碍也能够得到化解.例如,在讲“自由落体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不同面值的硬币、硬纸片、一团棉花以及小塑料球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观察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通过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任务分工.小组内一部分成员进行实验观察,一部分成员进行实验操作,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得出结论.整个过程不仅规范有序,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知识的体验能力也得到培养.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应当发挥的良好教学效用.

  总之,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开放式教学模式,有着非常好的实际教学功效.在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与教学氛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前提.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这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知识的体验能力得到培养,这是开放式实验教学中应当发挥的良好教学效用.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5

  在新课程实施以前,传统的物理分组实验课堂教学基本以验证物理规律为目的,按“先由教师理论讲授,再让学生按照已经确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践练习”的模式开展,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依赖“教师对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的讲授”。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对实验研究目的的理解不到位,不能将实验研究与相关的物理知识学习建立有效的联系,抑制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在物理实验中的训练和培养,阻碍了学生运用实验研究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体现,也使得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被淡化了。

  新课程实施后,首先可以发现在教材的编排上已将分组实验课有机地融入到新课的教学进程中,或安排在相应物理规律的学习之前,或安排在规律的学习过程中,这使实验活动在教学中起到动力和导向的作用,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来获得物理知识,为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及实验能力提供了时间与空间,突出了实验在教学中的地位。其次,根据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分析,分组实验课堂的教学模式必须改革。下面就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高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的设计,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

  教学中使学生产生认知需要的关键是新奇的问题情境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实验课的问题情境时,要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需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选择既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又和所研究的问题有密切联系的'事物。这样既可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又可使学生体会运用理想化的方法研究实际问题的重要作用,并为课堂中主要问题的研究建立基础。

  例如,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教学中,首先可以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对物体位移、速度的研究方法,利用实验中需要的器材:小车、纸带、长木板及学生自带的铅笔、手表,布置“研究小车运动的位移和平均速度”的任务。通过该任务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用静态现象研究动态问题的方法,并了解打点计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为该实验的深入研究打好基础。

  又如,在关于“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电流表的认识,先提出通过什么方法可以使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问题。

  通过思考和讨论后,针对用电源为它供电的方案引导学生进行体会,既可使学生认识电路中发生电磁感应现象时有“电源”的存在,解决了电磁感应现象中的电流和电动势的来源问题,也可以使学生了解电流计的主要功能,为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电流方向、感应电动势大小等实验做好准备。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