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15篇(必备)(第12页)
本文共计3226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3.3 实验内容有局限性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多局限于书本内容,内容不仅缺乏创新,实验模式和实验类型都过于单一,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为图简便,将需要学生进行的实验直接通过教师演示从而省略学生实践的过程。或者教师过于详细地讲解实验过程甚至于面面俱到,或者将学生实验过程简化,减少了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几率和机会,弱化了对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4、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要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措施,通过多方面教学手段的配合整体提高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
4.1 实验资源方面鉴于高中物理实验的进行本质上是为加深学生对课堂与教材内容的理解,而由于实验资源的局限,往往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重视对实验资源的应用能力以及开发实验资源的能力,事实上,在学校资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时,教师可以应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比如塑料瓶,玻璃杯一类,既可以补充实验用具,由于其可操作空间大,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物理实验与化学实验不同,取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不仅操作简单,危险性低,同时又不乏准确性。其普遍性也为学生自身随时开展实验提供了有利条件,进而帮助学生现场观察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4.2 实验课程的数量与课程安排方面一方面,针对高中物理实验课程安排的数量不够,学校可以将实验数量在合理范围内适当提高,对于需要进行实验课的内容尽量在理论课结束后相对开展实验课,进而对理论课内容加以巩固。
4.3 学生自主实验方面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教学时,往往简化教学步骤,以自身演示取代学生操作步骤,使学生从操作者变为观察者,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应明确其指导者的职责,在实验过程中行使其指导者、组织者、设计者的责任,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拓展,同时注重对其能力的培养,充分给予学生自我演示的机会,使学生成为课程的主导者。教师应转变其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创造实验条件并提供帮助,掌控课程节奏,激发其学习兴趣。
4.4 仿真技术的应用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仿真教学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一方面,科学技术为教师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成为一种可能,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有更为直观的优势,仿真教学可以演示物理现象,如自由落体等,对于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大有裨益。
5、总结
良好开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意义深远,然而当今高中物理实验的教学仍旧面临诸多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师教学理念存在弊端,实验设备上也有需要改变之处,针对这些问题改变教学观念,制定相应教学措施并积极实施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严俊.高中物理实验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物理(高中版),20xx,32(8):21-22.
[2]史梁辉.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控制策略分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xx,31(5):34-35.
[3]陈进文.新课程观照下高中物理实验学习策略探析[J].中学物理(高中版),20xx,32(1):35-36.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论文10
1.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所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教师以及学生两个层面,前者的实验操作过于试题化,后者的动手能力有待加强,具体如下:
1.1教师层面———实验试题化
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因为教师布置过多的实验试题,而变成了学生在试题上进行实验操作,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高中物理教学活动的开展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过于试题化的物理实验显得呆板而单调,难以把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全面而具体地展示给学生。仅就现阶段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与内容而言,实验教学所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并不大,学生仅仅是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简单的操作,最后与教材上的理论进行硬性对接,难以起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学生层面———动手能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