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高中化学论文(集合)(第6页)

本文共计3737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5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化学漂白实验过程

  为了减少过氧化氢在达到预定温度前分解,将鲜花花瓣浸入过氧化氢后立即放到已提前升到设定温度的水浴锅内恒温漂白。图1和图2分别是紫色牵牛花花瓣和红色玫瑰花花瓣漂白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数码照片。可见,随着漂白时间的延长,紫色牵牛花花瓣和红色玫瑰花花瓣的颜色逐渐变浅,并且白色斑不断增多,白色区域慢慢增大,最后整个花瓣全部变为白色。被过氧化氢漂白后的花瓣在80℃下加热5小时后仍然为白色,室温放置1个月以上也仍然为白色,说明过氧化氢的漂白属于永久性漂白。列出了不同过氧化氢浓度和不同漂白温度下紫色牵牛花花瓣完全漂白的时间。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升高,过氧化氢漂白紫色牵牛花花瓣的时间在缩短。在7.5%~30%的过氧化氢浓度范围内,都能快速观察到紫色牵牛花花瓣的漂白效果。

四、化学漂白课堂实验小结

  综上可见,我们建议采用过氧化氢漂白红色和紫色类鲜花进行漂白实验。为了便于课堂内观察,漂白温度最好选择在40℃左右,过氧化氢浓度最好采用20%~30%。每个实验组涉及的实验仪器包括20mL量筒1只、5mL量筒1只、50mL广口瓶1只、恒温水浴锅或烘箱、镊子1把和乳胶手套1副。涉及的实验药品为30%的过氧化氢(化学纯)和蒸馏水。实验步骤:(1)采用量筒量取20mL30%过氧化氢倒入50mL广口瓶,用5mL量筒量取计量的蒸馏水加入混匀,调至实验要求的过氧化氢浓度;(2)用镊子镊取鲜花花瓣浸入广口瓶内的过氧化氢溶液里;(3)盖上广口瓶盖,放入已升到设定温度的恒温水浴锅或烘箱内,随时透过瓶壁观察鲜花花瓣的颜色变化;(4)实验完毕后,取出广口瓶,打开瓶盖,用镊子将漂白后的花瓣用清水漂洗掉表面附着的过氧化氢液体;(5)将过氧化氢残液倒入实验室废液瓶或桶内集中处理。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氢具有较强烈的灼烧作用,需要特别小心,不能溅到皮肤上,特别不能溅到眼里,因此整个实验操作过程要求穿长袖长裤,戴乳胶手套。如果不慎溅到皮肤上或眼里,立即开大水龙头冲洗10分钟以上。必要时就医治疗。

参考文献

  [1]夏淑萍.基于“3S”的教学设计———以“含氯漂白剂”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3(9):74-75,52.

  [2]孙克俊.浅谈中学常见漂白剂[J].中学课程辅导,2014(33):299-300.

  [3]张敏志.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效果[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9):69.

  [4]潘志勇.关于提高中学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6(17):89.

  高中化学论文6

  【摘 要】探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策略:创设问题情境、形成知识网络、“一题多变”和“一题多解”、开展实验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生 发散性思维 培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xx)03B-0114-02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从不同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其实质是思维材料和知识的迁移。它包括了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致性。发散性思维要求学生放开眼界,对已知信息进行分析、推理,从而收到“一个信息输入,多个信息产出”的功效。

  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化学课堂活动,高中化学教师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上合理分配布局,巧妙设计构思,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温故、联想、求同、存异、理解和发散,提高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吃透教材,巩固“双基”,创设问题情境

  教科书的知识是所有考察内容知识衍生的基础,因此要善于利用教材,巩固“双基”,求同存异。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催化剂教材这样下定义: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笔者设定如下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催化剂是否参与了化学反应? “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加快反应速率还是减慢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不变是指始终不变还是指反应过程中也可以改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总结,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