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艺术作为模仿和表现的两种形式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130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4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在西方,艺术表现说产生了重要影响。20世纪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在《美学原理》中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都主张艺术是情感的表现。
三、艺术作品中的模仿与再现
纵观艺术史,我们会发现有的艺术家在创作中偏重于客观,有的艺术家偏重于主观。再现客观世界和表现主观情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了艺术的创作。我国清代画家郑板桥和八大山人就是如此。郑板桥画竹,上面题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朝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画的竹子不仅是对自然中的竹子的`模仿,而且通过竹子表现了他特殊的情感。古代文人通常用竹子表现人的清高,而郑板桥在衙斋竹声中听见了民间疾苦之声。我们都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说的就是文同,别人问他为什么竹子画得那么好啊?他说“胸有成竹矣”。可见,他对竹子的观察非常细致,所以画的竹子是非常写实非常逼真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郑板桥画的竹子都是挺拔向上的,没有向下和向旁边的枝枝蔓蔓。难道郑板桥衙斋里的竹子都不受到地心引力?没有向下和向旁边的枝枝蔓蔓吗?很显然不是,我们可以感受到郑板桥在画竹子、兰草、石头的时候,在浓淡疏密之间,他更多的是在表达他的内在情感和精神气度。
八大山人,是朱元璋的后代,明朝皇室成员。通过他的这张画像,我们看到他满脸沧桑、满腹苍凉。他画的花鸟当然是对自然的模仿,但是他更重写意,他画的是山山水水、花花鸟鸟,可是表达的却是自己国破家亡的悲愤。我们看他的落款,逐字来看是“八大山人”,可是如果连起来看就像是哭之笑之,隐喻了朱耷的身世之痛。我们看他其他的作品,他画的荷花总是残破的,他画的石头总是嶙峋的、不稳定的,他画的鸟总是白眼向上。郑板桥在他的画作上题诗“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八大山人的画是“泪点”多于“墨点”。
浅论艺术作为模仿和表现的两种形式论文(第2页) 篇2
摘要:
实施美育或审美教育,其最根本形式或主要形式就是艺术教育,而音乐是艺术中的一种重要形式,音乐教育隶属于艺术教育范畴。
关键词:
艺术教育;音乐教育;审美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就学校教育而言,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集团的要求,按照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对其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审美情操,具有强健的体魄,最终成长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音乐艺术教育,作为人类最最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千百年来一直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承着人类文明,提升着人类情感,丰富着受教育者的审美体验,愉悦着人们的身心,促进了社会交往,通过激活受教育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和终生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音乐艺术教育正以其独特的功能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跨入21世纪的中国,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已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又十分明确地把美育纳入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中来,给予美育以应有的地位,终于使社会主义教育成为一种完全的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一种艺术产品为媒介或手段,由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运作的活动,要求施教者创造、选择、运用艺术,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功能,要求受教育自觉地接受艺术感染、陶冶、锻炼,实现艺术教育效应。艺术教育审美效应落实在个体素质的陶冶和塑造,使个体素质走自己全面协调而自由的发展,落实在群体素质的陶冶与建构,使社会群体和谐有序而自由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建设和提高。
一、音乐教育的性质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音乐教育的本体隶属于艺术教育,不仅它的内容体现着一种独特的艺术美,而且在健全的国民教育机制中,它还肩负着审美教育的职能。从这种意义上说,音乐教育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论文
内部市场化理论与全面预算管理理论的结合与实践探索
浅论文明与文化的关系论文
浅论实施音乐教育的现实意义论文(通用6篇)
浅论艺术作为模仿和表现的两种形式论文(第2页)
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试论中小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
网络销售代理合同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评价体系构建论文
关于写中小型企业的市场营销论文
市场营销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思考论文
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探讨论文
市场营销策略下的经济发展论文
网络营销的优势有哪些优势
论多媒体与网络的《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模式
我国造船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模式的弊端
俄罗斯留学有什么优势和弊端
职业院校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弊端与矫治教育论文
公司上市的好处与弊端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