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涵与句义分析(第3页)
本文共计78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练的语言直觉”能力。
任一语句的语义都是可以进行理解、进行解释的,语句语义与其语义的解释是不同的,前者是复合总体
,后者是分解后的“肢体”。
源语句S:王工程师是刘师傅女儿的未婚夫。
可蕴涵下列语句:
S1:王工程师是男性。
S2:王工程师未婚。
S3:刘师傅已婚。
S4:刘师傅有个女儿。
S5:刘师傅女儿未婚。
S6:王工程师与刘师傅女儿已确定婚姻关系。
上列蕴涵语句是对S的语义进行分解的结果,进行这种分解的依据是纯语义的,与表层结构无关,蕴涵
语句是完全凭借直觉对源语句语义进行理解而形成。
源语句S分别蕴涵S1、S2、S3、S4,即:
S→S1
S→S2
S→S3
S→S4
“→”表示蕴涵关系,可读作“蕴涵”或“那么”。
这种蕴涵关系可以用侧树形图表示:
(附图 [图])
S是S1、S2、S3、S4语义的集合,因此下列公式是成立的:
S=S1+S2+S3+S4
反之,S1、S2、S3、S4是S语义的组成部分,因此下列公式是成立的:
S1+S2+S3+S4=S
对语句语义的解释不是任意的,源语句与蕴涵语句之间必须存有“p真必然q真”的关系,为此,下列
操作规则是必不可少的:
(一)蕴涵语句是不超出源语句语义的范围,就是说所传递的信息不能多于源语句,如“刘师傅是男的
”、“刘师傅女儿20多岁”等就不是源语句的蕴涵语句。
(二)不能导出与源语句相背的语句,如“刘师傅未婚”、“王工程师不认识刘师傅的女儿”等。
虚指蕴涵与解释蕴涵都是对语句语义进行分解,但两者大不相同,兹以下表进行对比:
虚指蕴涵 解释蕴涵
操作依据 语词语义 语句语义
语形结构 不改变 改变
操作方式 置换 解释
蕴涵本源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蕴涵性质 语法的 语义的
蕴涵语义范围 相等 缩小
蕴涵语句组合 有序 无序
蕴涵语句数量 定量 不定量
语句语义的研究绝不止于“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之上,还应该对语句的语义性质及语句语义间的关系
予以认定,在这方面解释蕴涵是最为可行、最为有效的分析方法。
语义认定可从“语义鉴别”和“语义比较”两个方面分述。
四、语义鉴别
语义鉴别是对语句自身的语义性质进行认定。
依据语句的语义性质区分,有单义句、歧义句、重复句、矛盾句等。
1.单义句
一个语句所蕴涵的语句相互独立并可以组合成完整语义,此句为单义句。
“相互独立”是指蕴涵语句之间不重复、不交叉。“可以组合成完整语义”是指不含有语义相抵的不可
组合情况。
源语句S:甲的1号赛车荣获了本届越野赛的冠军。
可以蕴涵下列语句:
S1:甲是赛车手。
S2:甲驾的是1号车。
S3:曾举行越野赛。
S4:甲参加了本届越野赛。
S5:1号车荣获了冠军。
S1—S5各有自己不同的语义,相互独立,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源语句的语义,彼此可以进行组合
、还原成源语句的完整语义,因此源语句为单义句。
2.歧义句
一个语句同时蕴涵多组语句,其间含有“异己”语句而无法进行组合、还原,此句为歧义句。
源语句S:我们见到了刚刚返回北京的小王的哥哥。
此语句可以蕴涵A、B两组不同的语句。
A组:
A—S1:小王有个哥哥。
A—S2:哥哥刚刚返回北京。
A—S3:我们见到了哥哥。
B组:
B—S1:小王有个哥哥。
B—S2:小王刚刚返回北京。
B—S3:我们见到了哥哥。
A、B两组语句都是S所蕴涵的,并且都是可以成立的,而其中A—S2“哥哥刚刚返回北京”与B—
S2“小王刚刚返回北京”是两组之间的“异己”语句,由于两者的存在,两组不可重新进行组合、还原,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论文
浅议企业信息化对会计电算化模式的影响经济论文
税费会计核算方式简析论文
浅谈公允价值计量对银行会计信息的作用论文
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成本的测算方法论文
小企业会计准则待摊费用怎么处理
浅谈电算会计记账的方法
新准则下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例解2
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及分析
论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财务管理
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商誉减值处理
新旧准则关于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处理论文
会计研究之权责发生制与“待摊、预提费用”的归属
服务贸易的研究分析论文
我国企业跨国公司战略下的专业化与多角化策略的选择
煤炭贸易企业经营风险及防控对策论文
区域性服务贸易规则与多边规则之关系论文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论文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问题研究
有关提高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效率的探讨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