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涵与句义分析(第2页)
本文共计78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二)必须具有“p真,那么q真”的依存关系。
为叙述方便,本文拟将语句p称作“源语句”,将其所蕴涵的语句q称作“蕴涵语句”。还要说明的是
,本文所称的“语句”绝非语法意义的“句子”,它是语义单位,即语义学上所称的“义句”,或者说是具
有逻辑意义的语句,即“命题”。文中所称的“语词”绝非语法意义的词、词组,它也是语义单位,即语义
学上所称的“义位”、“义丛”,或者说是“概念”。
二、虚指蕴涵
虚指蕴涵是以语词为操作对象的,即以一个不定指称短语代替源语句中的各个成分,以形成多个蕴涵语
句。
“不定指称短语”的结构为:“某+属”,即由任指代词“某”附加于源语句中语词的属概念之上而形
成。
设源语句为S,蕴涵语句分别为S1、S2、S3、S4……
源语句S:校长奖励了三好学生。
可蕴涵下列语句:
S1:某人奖励了三好学生。
S2:校长(实施)某行为于三好学生。
S3:校长奖励了某些人。
为确保虚指蕴涵严格可靠,应遵从下列两条规则:
(一)不改变源语句的表层结构。
以虚指方式导出的蕴涵语句直接来自源语句的表层结构,各个蕴涵语句一般都不改变原有的语法形式,
只是句中某些成分被不定指称短语所“置换”。
如上例的S与S1、S2、S3的短语结构均为:
S→Np+Vp
Vp→V+Np
(注:TG理论中“→”表“重写”,并非蕴涵符号。)
以树形图显示则更明显:
(附图 [图])
显然,源语句与蕴涵语句具有着“同构”关系。
(二)进行置换的虚指短语必须与源语句成分的语义范围同一。用于进行置换的短语是被限定的“属”
,这里的“属”,可以是一般意义上的“范畴”,如“人”、“物”、“行为”、“时间”、“地点”、“
形式”等等,“人”便是“校长”的范畴。“属”也可以是较为邻近的“类”,比如采用“领导”、“学校
领导”也无不可。
无论“范畴”还是“类”,语义范围都大于被置换语词,以虚指语词限定后范围缩小,结果两者语义相
等。如图:
(附图 [图])“某人”与“校长”指称范围相同,只是“实”、“虚”之别而已。
蕴涵语句是有序的,其顺序是依着源语句表层结构“语符列”的顺序排列的,如上列的S1、S2、S
3的排列顺序便是依据着主语、谓语、宾语在表层结构中的语符位置。
蕴涵语句的这种有序性,对确认一个语句的语义具有着重要意义,其间音位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若依各个置换成分的顺序予以侧重,就会构成不同而有序的重音模式,从而可以传递出不同的信息,以回答
不同的提问。
S1:谁奖励了三好学生?
S2:校长对三好学生作了什么事?
S3:校长奖励了谁?
由重音模式转移所形成的语义各异的蕴涵语句,构成了源语句S的全部语义,而S在无语境、无重音模
式的情况下,可以包含S1、S2、S3的全部语义。
重音模式与语境因素密切相关,由于语义蕴涵遵从着“无语境”的条件,所以这不是本文要深入讨论的
问题。
虚指蕴涵的操作机制是对语句的表层结构进行“改造”,实际只是一种“语法义蕴涵”,由于它并未涉
及语句语义,当然也就无法应用于深入的语义分析。
三、解释蕴涵
解释蕴涵则是抛开语句的表层形式,完全凭借对源语句语义进行理解和解释以形成蕴涵语句。
凭借理解对语义进行解释,是分析自然语言的惯用方式,“所有关于自然语言的论证有效地证明,依赖
于未经训练的语言直觉的程度并不低于依赖于逻辑理论的程度。”[④]进行语义解释尤其要依赖“未经训


精益制造理论及其在大型航空制造企业中的推进研究
词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MBA工商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内训师队伍加强建设策略
HR提高员工队伍稳定性的小诀窍
发展建材企业物流工程的对策分析
童装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
质量稳定建筑给水论文
浅谈幼儿教师音乐教学技能教学现状与提升策略
音乐教案-牧童短笛-教案
音乐课堂中的语言艺术论文
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论文
论项目教学法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运用论文
音乐教青论文选题的意义与方法艺术论文
网络虚拟财产属性分析
蕴涵与句义分析(第2页)
认识“业务分析”
贺伯特·博德对西方思想的阐述
浅谈信息时代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信息网络时代学刊编辑的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