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设论文(第2页)
本文共计285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4 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4.1 建立企业的唯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对指标进行“三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这是健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基础,指标选择、规范定义和未来的可扩展性是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的关键因素。统一指标名称、统一指标定义,并统一指标的实现逻辑是“三统一”原则的核心内容。“三统一”有利于企业对指标的标准化管理,有利于统计指标和数据的稳定性,也是统计数据数据质量和统计效率的重要保障。
4.2 建立企业的常规统计报表体系,对报表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常规统计报表体系可按照层级进行分类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级:①KPI报表:服务于决策层面,分类别展示企业经营管理各层面重要信息,供最高管理层使用。②公司级常规报表:服务于决策层面和管理层面,分类别、按维度和分支机构展示企业经营管理层面的重要信息,供企业最高管理层和部门管理者(按需)使用。③部门级常规报表:服务于管理层面和事务层面,按需求部门展示企业的某一经营管理层面的详细信息,供各个部门具体使用。
4.3 搭建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统一管理。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物理化、电子化载体,统计信息管理机制以统计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统计信息管理系统是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物理基础,对统计信息进行汇总、加工、分析、查询的决策支持系统,可实现企业内部统计数据报送、统计报表查询、智能报表生成、指标管理和系统管理等功能,并可根据企业不同时期的战略重点进行功能扩展。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依托于企业的各个运营系统,以保险企业为例,保险企业的核心业务处理系统、财务系统等前段运营系统都是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前端数据源。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应在数据加工过程中尽量杜绝手工加工和手工填报。
4.4 建立归口管理制度,对企业的各项统计内容进行规范化管理。确立统计信息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明确各个职能部门在建立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报表管理、使用、开发、维护等工作中的职责,规范归口管理工作的各项流程,使统计信息管理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5 保险公司建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应用
国内的大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多,数据量大,数据形式复杂,且由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较高,造成保险公司统计指标范围广、类别多、数量大,且指标和报表的变动性较强。因此在保险公司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管理机制非常必要,也存在重重困难。
以国内某大型保险公司为例,该公司的统计信息体系极为庞大,其中各部门的统计报表需求近500张,统计指标需求近2000个,无论在统计需求整理,还是在统计需求实现过程中,都有较多困难。庞大的系统建设问题和保险公司运营系统的复杂性都给建立统计信息管理机制造成较多困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该公司已建立起规范的统计信息管理机制,包括搭建统计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统计报表体系,整理公司的统计指标体系,梳理统计指标实现逻辑,建立统计信息归口管理制度等。完善的统计信息管理平台需具备可拓展的功能,具有智能查询的功能将大大提高系统可用性,并降低后期开发的成本。只有企业足够重视并正确认识统计信息的重要作用,才能有利于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


构建创新型高校组织文化的对策分析论文
开拓文化市场与打造文化产品畅销品牌的探索论文
浅谈文化自觉视域下的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
浅谈京津冀文化协同构想
浅谈植物文化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困境
中国古代契约制度的产生背景
国画的表现形式与审美特点
论文写作中常用的统计图形式
施工企业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形象的矫正性管理法则论文
关于市场经济制度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的思论文
化工企业设备管理的若干探讨论文
试述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应用论文
企业统计信息管理机制的建设论文(第2页)
我国国有企业预算管理激励机制的构建论文
电力企业文化建设的差异性与文化管理的统一性论文
企业信息化管理和建设
电力企业政工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