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第2页)
本文共计1268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3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从熟悉计算机的留学生由于寓居海外产生对故土的眷恋和浓郁的乡愁,到通过网络用中文系统将这种乡愁样的东西抒发出来,粘贴在互联网上彼此阅读。这是充分地借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而抒发文学情怀,是人文精神与现代科技相互结合而产生的现象。这个过程向我们昭示了网络华文文学的产生内在的精神动因是对故国的思恋,是传统意义的怀旧情绪,从创作心理分析,属于失意情绪以及创伤性体验。这种情绪和体验,如果得不到抒发,心理就会失去平衡,而用文学的方式书写出来发表在文学刊物上,对于这些留学生来说,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而网络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发表和交流的所在。
其二是国内比较成熟的“榕树下”文学网站。
“榕树下”网站设有互动社区,用一些具有文学意味的“关键词”作为链接的媒介,组织文学写作。我们考察的主要是 《每周精选》栏目。这里已经有了限制:只遴选相对来说成熟的水准较高的作品,也就意味着有些作品没有被选上,实际上等于有了编辑的审稿机制。从《每周精选》的“非常小说”、“爱情故事”、“聊斋故事”、“随笔小札”等栏目看,倾诉个人感受,尤其是孤独的、寂寞的、不如意的、落魄的以及怀旧的情绪为主要内容。在这里,文学主要用来倾诉,宣泄心理的郁积。比如《每周精选》第26期的“非常小说”栏目选录的左手的小说《王宁拿起了刀》,就是写善良老实的王宁在现实生活中终究是个失意者,被奸诈的、诡计多端的唐伟所算计的故事。倾诉的是失意者的情绪。“随笔小札”栏目则有《消失的“德元” 》,是对一个传统的小吃店的今昔对比,在现代生活冲击下日渐衰败的描写,感伤的、怀旧的情绪极浓。在25期的“随笔小札”中有一篇《写在白驹过隙间》,表达的是生命苦短的感受:“忽然感到很恐慌:人的生命不过如此——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慢慢长大,然后念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接着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最后慢慢老去......那一刻,我感到生的惘然与无奈”。
通过这两个个案的考察,可以整理出这样一些比较稳定的看法:
第一、从网络文学的书写对象来说,不在意描写广阔的社会生活和纵深的民族性的历史性命运,也不执意思考很深入的问题。网络文学的兴趣主要在于抒发极具个人色彩的情绪和感受,而不在于这些情绪和感受具有的社会历史价值和深度。如果对于这些情绪和感受进一步深入分析,还会发现,沉淀在其底层的既有个人主义的内涵,也有传统的理想破灭后消沉、颓唐的后现代情调。比如,寂寞这种感受,就是最个人化、不容易附着在任何社会性生活之上,所以可以说是没有来头的情绪和感受,在传统的文学中,如果不与某种社会历史生活相关联的寂寞,由于一般被认为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所以发表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在网络的原创文学中,却存在着较多充分地个人化、没有任何社会历史因素的寂寞的抒发。比如,在“”网站(http://www.culstudies.com)的BBS有一篇原创的被网友称为是“因夜而至”的诗《寂寞,是网的那一端》,全诗是这样的:“寂寞,原本也有手的,它挠得你心,一丝丝生疼,不见血。寂寞,是你手中的鼠标,点开了一页又一页,却点不开心中的那个结。寂寞,是无法格式的程序,总在一日日耗尽内存,挤满了,却又感到空落。 寂寞,是在人多的地方,想说,无法说,欲哭又没有泪。寂寞,原本也有手的,它挠得你心,一丝丝生疼,不见血。你在网的那一端,我无法触摸”。[1]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由于网络写作的资源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网络。网络促进了跨文化接触的频繁化。中国本土的“网络写手”,或许是由于经常上网的缘故,不仅对于世界各地的风云变幻更加洞若观火,而且更多地接受了发达国家的思想观念、更频繁地追踪(甚至追逐)时尚。中国的现实世界还在为实现小康而努力奋斗时,赛伯空间却已弥漫着某种后现代情调,这不能不对网络文学的基调有所影响。这个影响的表现之一,就是在所抒发的个人感慨中,含有后现代情调。
第二、网络的功能发生了变化。以往传统的文学不仅是为了抒发个人的一己情怀,作家还常常有为国家和言说的欲望,所以,一般是借助描写广阔的生活和,曲折地传达自己的感受。而现在的网络文学直接就是为了个人,主要功能是泄导人们淤积,使人们获得心理平衡。如何认识文学功能的这种变化?是个好现象还是意味着文学的堕落?社会心认为,人的心理具有巨大的能量,如果不平衡则会出现问题,一个社会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网络文学的出现并没有取代传统文学,传统文学依然发挥它的功能,而网络文学则起着它自己的作用。网络文学为人的心理抒发提供了另一种渠道,在客观上表征了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预计到的,数字化生存必将分散权力,分散的后果必然是个人享有更多的自由,这就是庞帝所说的个人化,“这里的个人化,不仅仅是指个人选择的丰富化,而且还包含了人与各种之间恰如其分的配合。其间,机器扮演的角色是使这种配合能够接近过去没有机器时的自然与和谐。这就要求机器对人的了解程度和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不相上下。人不再被物役,而是物为人所役。在科技的应用上,人再度回归到个人的自然与独立,不再只是学中的一个单位。” [2](译者前言)


护理工作中如何做好人文关怀论文
人文护理教育价值分析论文
手术室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论文
护理管理中人文关怀与应用论文
会计职业技能竞赛体系的构建策略论文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问题的思考分析论文
浅谈会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市商业银行会计信息对股价影响分析论文
会计学校企联合教课形式的价值论文
谈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措施论文
财务会计在公司的地位和作用
造价工程师作用及地位
造价工程师的作用及地位
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论文
电影音乐的发展特点及作用地位论文
发展低碳经济中林业的作用及地位论文
简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
成本管理在企业管理地位及作用
读书的作用优美句子(精选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