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初中英语班内隐性分层教学探究论文(第2页)

3 次下载 页 5660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2).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隐性分层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这和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策略等有关,这种差异一时又很难改变。所以要根据他们的差异将他们分为若干层。对于优层学生在教学中可以“指着走”,这部分学生基础比较扎实,思维品质比较好,对他们大胆放手,以其自学为主,辅以点拨指导,这样可以挖掘其学习潜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如在学习某个话题内容时对教材内容稍加点拨,引导他们自己归纳总结,发现问题。对课文内容要主动做到举一反三,并自己能通过各种渠道拓展学习内容。对于中等层学生要“领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较优层差一些,因此对他们所不理解的问题,课堂上要做深入细致地讲解,使其充分领会。如在重要句型、短语和语法的讲解时要关注他们的领会和理解的程度,运用练习时多给他们机会练习展示,争取他们对所学知识能达到举一反三的程度。对于学困层学生要“扶着走”,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能力等方面较差,在课堂上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注意力和课堂参与度,及时提醒他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要让他们能完成简单的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当然还要进行各种课外关注和辅导。对这层学生还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建立心理优势。按照学生的状态可以分为初始状态、发展状态。初始状态是指在刚进校初一学生的最初状态,包括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态度、学习方法以及知识掌握情况等。发展状态是指在进行隐性教学实践一段时间后,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水平。我们一般在学生刚进校的时候,老师会对学生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了解学生的初始状态,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当然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也分为三层。成绩好的学习A层目标,中等成绩的学习B层目标,成绩不理想的学习C层目标。将班上的学生每4-6人分为一个学习小组,推举其中一位为学习组长,每一组中包含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学生的层次由教师自己把握,不公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学生的基本情况会发生变化,这是就需要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分层做出一些调整。

  2、授课的分层。

  授课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必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计划。对于A层学生,应该着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综合培养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B层学生,采取启发式点拨,对学生实行精讲精练,重视双基,注重课本知识和课后习题的处理,着重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下功夫;对C层学生则要放低起点,降低要求,强化基本概念,浅讲多练,查漏补缺,让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课以主要以A、B两层的要求为标准,提问要注重层次性和启发性,及时点拨,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课堂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

  3、课后练习分层。教师要明白对于不同资质的学生在面对同样分量和同样难度的作业时是不可能同步完成的。若教师统一要求,容易导致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状况。优生感觉过分简单而无事可做,学习兴趣下降,而差生则感觉作业太难,不能按时按质完成,逐步出现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巧妙运用练习题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考核评价分层。隐性分层教学的考核分层当然也是隐性的。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合理布局试卷上的难易题型,照顾到A、B、C三层学生,在考核中:基础题为40%,提高题为30%,发展题为20%。这种有梯度的试题测出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真实水平,提高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照顾到了学生的面子。

三、隐性分层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隐性分层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当然也表现出了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生分层的合理性。

  在进行学生分层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差异,性格特点等非智力因素来划分学生层次。教师应该保证每个层次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大致相同,以便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分层不是固定不变的。刚进校的时候,老师分层都是以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依据的。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进步的学生可以流向更高的层次,不能适应那个层次要求的学生也可以调整到稍低的层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