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教育问题及对策论文(第3页)
本文共计47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6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因此,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对于二者之间的结合进行研究,使得学生能够在接收网络课堂训练的同时,应用虚拟化的训练方式,进行模拟的操作,并且由系统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打分。此外,教师也可以较为灵活的应用微课等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会计相关知识的学习。例如,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会计案例研究中,教师应用微课的方式对于学生进行指导,使得其研究的目的更为明确[4]。
(四)根据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完善
首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于课本的应用进行关注,在单一的课本不能够为教学提供良好内容支撑的状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地采取两种方式。其一,教师在自我教学水平较高的状况下,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相应的教材编订,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中,应用自我编订的教材对于学生进行授课。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教学方式的进行,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同时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应用自编教材,没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依据。
因此,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同时辅助应用较为经典的教材。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选择两种以上的教材,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在这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中,教师既可以对于传统的理论教材进行关注。同时,也可以对于较为侧重于学生实践操作的新教材进行关注,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论知识的水平与实践操作的能力达到同步的提升。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于目前的企业中,实际的财务工作状况进行介绍。可以应用播放视频等方式,引导学生对于工作中的新变化进行了解。
同时,也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士,展开对于学生进行工作发展前沿状况介绍的课程、讲座等等,完善课程体系的构成。建立完善的会计课程体系,提升会计教材内容优化的力度,为会计教学组织模式的改革以及考核成绩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信息化时代下,高校会计教育不管是教学资源、教育方式还是教育资源等都在逐步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教师也由以往的灌输教育向互动交流的方式转变,这些变化要求高校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机制进行全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下高校会计教育的新要求[5]。
三、结束语
在信息化的时代中,高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培养的目标上进行关注,重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对于教学的内容、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应用等进行关注。教师的教学研究发展,需要时刻与职业的发展动态相结合,促使高校的教学能够与社会实际的人才需求接轨。教学的改革需要在多个维度,进行全面化的建设与改革,提升人才的实际培养能力。
四、参考文献
[1]蒋晓雪.信息化时代下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8(08):33-34+37.
[2]张海英.信息化时代下高校会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17(05):51-52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