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第5页)
4 次下载 9 页 1461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16、常用的听觉类教学媒体设备有录音机、CD唱机、CD光盘和MP3播放器等。
17、常用的视觉类教学媒体设备有电视系统和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VCD与DVD等。
18、电视系统通常由发送、传输、接收三部分组成。
19、电视信号的传输系统按照信号的输送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开路和闭路两大类。
20、目前世界上有NTSC、PAL、SECAM三种彩色电视制式同时使用。
21、彩色饱和度按钮专门控制图像色彩的“浓淡”。
22、DC DV
23、数码摄像机记录视频不是采用模拟信号,而是采用数码信号的方式。简单来说,就是将光信号通过电荷耦合器件CCD转换成电信号,再经过模拟数字转换,以数字格式将信号存储在数码摄像带、刻录光盘或者存储卡上。(记)
24、VCD光盘的直径为12cm,可以存储74min的活动录像和声音信号,分辨率为352×240
DVD采用MPEG2的压缩技术,分辨率可以达到720×480
25、从计算机应用的功能来看,计算机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方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
26、声音素材的常用文件类型包括:①波形声音文件
WAV②MIDI文件③MPEG
Layer3文件MP3④CD
Audio文件CDA
27、图像格式分为两类:位图和矢量图。
28、图像素材的常用文件类型包括:BMP、GIF、JPG
29、视频素材常用的文件类型包括:AVI、MPG、DAT、RM和ASF视频文件
30、Internet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归纳为:网上信息检索、网上信息交流、网上文件下载
31、网络电话即IP电话有三种方式:PC到PC的方式、PC到电话的方式、电话到电话的方式
32、远程教育是为了弥补常规学校教育的不足,
更是一种促进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手段,不限于成人,扩展到了中小学生……从模拟信号为基础的广播电视技术转向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
33、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第一是按一定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
二是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主要由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多媒体课件及其他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学活动
34、美国教学设计的发展主要经历了构想阶段、理论形成阶段、学科建立阶段与深入发展阶段。
35、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核心要素包括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
36、教学目标阐述的方法有:行为术语法、表现性目标表述法和内部心理和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
37、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包括:起点水平测验、前测、练习测验和后测等。
38、科学性、教育性、技术性和艺术性已经成为目前公认的学习资源评价的基本要素。
三、名词解释
1、学习资源
指那些可以提供给学习者使用、能帮助和促进他们进行学习的信息、人员、教材、设施、技术和环境。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变化使用。
2、人工智能
是一门研究运用计算机模拟和眼神人脑功能的综合性学科。
3、综合学习
是以培养学生自我生存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形态,它也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方法。
4、协作学习
是在充分利用各种通信系统的基础上实施的一种学习形态。
5、认知结构
是指一种反应事物之间稳定联系或关系的内部认识系统,或者说是某一学生的观念的全部内容与组织。
6、视觉惰性
人眼的亮度感觉总是滞后于实际亮度的特性称为视觉惰性。
7、画面均衡
是人们对画面表现主题的一种形式感觉,是产生画面稳定感的因素。
8、双耳效应
人耳主要靠双耳效应来定位。由于在不同距离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到达人耳的距离不一样,那么声音的声压级因头部的遮蔽作用而有差异,这就是双耳效应。
9、人际传播
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
10、CCD
电荷耦合器,是数码相机的核心,它的单元数量——像素决定了成像质量,像素越高,成像质量越高,现在有的相机有效像素可以达到1000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