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通用25篇)(第15页)
本文共计6285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1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运用了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究其根本,大部分是由于菜肴运用了地名+菜名的命名方式。如“镇江香醋”译为Zhenjiang vinegar、“岐山臊子面”译为Qishan noodles。
(四)意译法
在以上几种英译方式中,意译法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中式菜肴不仅仅能够使人大饱口福,同时也能让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其原因就在于菜名所传递出来的一系列信息。从古至今,中国人讲究喜庆、吉利。所以,在菜名中常将“鱼”比做“龙”,将“鸭”比做“凤”,将“肉丸”比做“狮子头”。所以译者不仅仅要了解菜肴所使用的原材料,也需要了解该菜肴的历史故事。但往往此类菜肴最能体现文化底蕴。
1、象形手法命名
中餐中有许多菜肴利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命名,以增加神秘性或象征完美寓意。如“刀板香”,将腌制的咸肉在焖蒸过程中将之置于上等香樟木板上,所有油腻皆被木板吸走,既坚持了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翻译时将其译为sliced salted pork,使人能够一目了然。“狮子头”在中餐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可是其翻译也颇有难度。若使用直译法,将其译为“lion head”,未免使人丧失食欲。《舌尖上的中国I》中,狮子头译为Braised Meatball,既解释了制作方法,又加入了原材料,同时对其形状加以描述,短短两个单词,传递出如此多的信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借用典故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菜肴由来各式各样,其中不少借用了历史典故。如鉴真素鸭,是一道大明寺的素宴,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作。鉴真和尚为唐代佛教分律学高僧,因其将盛唐的饮食之道传入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同时也使大明寺素宴声名远播。《舌尖上的中国I》将其译为Monk Jianzhen′s Soy“Duck”?对鉴真进行了简单解释,对其原料也加以说明,同时为Duck加上了双引号,最大程度保留了中文名字的韵味,又不会使人误解,是一个十分恰当的翻译。
3、省略语
中式菜肴中,将几种原料各取一字组合而成的菜肴并不少见。即有神秘感,又留以想象空间,这类菜肴翻译时应尽量将其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原材料逐一翻译,使听者更易理解。如腌笃鲜,“腌”指腌过的咸肉,“笃”指的是用小火炖,“鲜”指的是新鲜的肉。短短三个字,既包含了制作材料,又包含了烹调方式。《舌尖上的中国I》中将这道菜译为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
四、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菜名翻译大有学问。翻译时应力求简洁又不失韵味,使人一目了然。无论是直译、音译还是意译,都需要译者进行适当取舍、适当变动。一个好的菜名,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信息,而是能留以听者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若菜名翻译得当,不仅仅能传播中华美食,更能传播菜肴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M].四川: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4.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3]顾晓晶.图示理论在中式菜名英译中的应用[M].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4]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策略[M].安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5]孔辰.目的论视角下菜名的英译策略[M].北京:外语论坛, 2011.
中西方文化差异12
在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共性东西,但不可否认,不一样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的不一样之处,尤其是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了必须的困难。有时对同一词汇、同一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西方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文字内涵的差异
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能够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我;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我,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


高精度正弦全自动激励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