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计算机 > 正文

计算机教学论文(第12页)

本文共计3888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0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对于实践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相比较而言,可以说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课程是无法正常进行的,更谈不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开发工具和软件日益专业化,在计算机课程中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目标的需求站,不可避免地要讲授一些开发工具的使用和软件的操作,传授这些知识的课堂教学,离开多媒体的应用,课堂教学寸步难行。

  例如在可视化开发工具VisualBasic(简称VB)课程中,要解决一道习题:创建窗体,在其上实现通过输入半径控制得到圆面积。在这道习题中,首先要向学生展示窗体、文本框、按钮这三种不同的对象和控件它们各自的外观形态和属性;其次要指出编写程序的位置,讲明为什么在此位置编写;给出具体实现的程序代码,运行调试程序;最后,演示程序的运行过程和结果。在这四个步骤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每个步骤都离不开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技术的具体应用,窗体、文本框、按钮、编程的位置,这些都不可能用语言来描述清楚,程序的编写、运行、调试、结果的显示也都依赖计算机软件的实际操作。

  无论是计算机专业还是非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型课程都具有理论的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紧密结合的特点,在这种类型的课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具有在理论型和实践型中应用的特点,不仅能够辅助教师准确清楚的表述概念,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的应用效果生动的表示出来,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供了牢固的基础。

  (二)多媒体教学的缺陷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比如,速度快,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思考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够,互动性差等。

  三.合理利用CAI,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

  CAI和传统教学两种教学手段各有优缺点,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是摆在所有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二者互相取长补短,即在“鼠标”与“粉笔”中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摸索出一条解决这一新课题的有效途径。

  (一)教学硬件的有机结合

  按计算机课程课堂教学要求,我们为学生提供多媒体多功能教室。所谓多功能教室就是在多媒体教室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配备一台微机,并与教师机一起组成一个局域网,共同接入Internet网。教师机上配置一套控制软件,通过控制软件提供的屏幕广播、屏幕监视、文件收发几个功能来实现教学训练与师生交流。几个功能的特点如下:(1)屏幕广播。采用屏幕广播技术,可实时流畅地广播动画、课件、视频等。学生可以全屏或窗口的形式接收教师机广播出去的屏幕。(2)屏幕监视。可以随时监视每台学生机的屏幕。(3)文件收发。可任意选择文件、文件夹传输到指定的学生机上或从学生机上收取文件和作业。同时,在多功能教室增加一块黑板,这样,既经济又方便地将传统教学手段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在一起。

  (二)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并存,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站,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首先,笔者上课时,会在教师机上设置屏幕广播功能。教师机演示运行的画面会传播到学生机上,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学生可清晰看到教师的演示讲解过程,也容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在讲Excel公式的计算时,首先我会先用一定时间演示讲解某个实例的操作过程。之后,立即安排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练习,有问题的学生可举手提问,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学生自己把实例操作出来会有一种成就感,即使一时做不出来,借助教师的指导也可成功,并且找到问题所在。师生及时的交流,学生能够更轻松、更透彻地掌握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强化实际动手能力,要求教学方法必须多种多样。目前,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方法改革出现了以下趋势:重视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媒体技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多功能教室中,教师随时可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学习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既能学到“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