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哲学毕业论文 > 正文

“人力资本”的哲学审视(第4页)

8 次下载 5 页 810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1、人力资本与人。人力资本是一种财富,一种资本,不是人本身;但它是人的一部分,是人的一种素养或能力;人并不是资本,也不能把人看作商品或者资本,但人的某些素养、技能可以作为资本;两者并不是简单的资本和“载体”关系,而是一个人包含资本而资本又具相对独立性的状态。人力资本与人的这种对立统一状态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表现和产物。一方面,资本的出现,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出现,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从“以物为中心”到“物、人并重”再到“以人为中心”,是人类经济由农业经济走向工业经济再走向知识经济的必然结果和要求,为人类进入未来美好社会提供了最巨大、最根本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资本的存在,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存在,又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生产方式不够先进的表现,因为人类知识技能乃至意志品格等要素的资本化,本身就是人更加彻底的异化,是马克思1844年所指出的“人的类本质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等异化现象的深入发展[5]。它把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作为一种经济投资,把人的发展作为手段,进而把人作为手段来对待;它把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的知识智力财富作为资本,作为人们相互竞争的力量,作为人剥削人的现代性根据,这就是它的历史局限性。
  2、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是除人力资本之外的物质资本与无形资本的统称。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同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都具有价值和生产要素的功能,都有“按资”分享生产成果的权利和要求。两者的区别在于人力资本“人”的特性与非人力资本“物”的特性之间的不同,多数学者所指出的,人力资本的依附性、外部性、主观影响性、所有权不可让渡性等特性,也正是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差别所在。同时,两者的联系又是极其紧密的。在资本的形成上两者相互推动,人力资本的出现以非人力资本的相当发达为条件,正是相当发达的非人力资本推动了社会经济及科学教育的发展,使现代性人力资本的形成成为可能,也正是因为非人力资本经济的不断积累和发展,才使得知识经济得以出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在资本的实现和增殖上两者相互利用和促进,在后工业化时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表现为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强强联合”上,只有资金没有人力资本是无法打造真正强大的经济的,而单纯的人力资本也无法实现其价值,人力资本需要驾驭非人力资本来实现价值的再生产和增殖,非人力资本则需要借助于人力资本的推动,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谋求超额利润,两者日益成为不可分离的“生死兄弟”。
  3、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是研究人力资本时涉及到的两个重要概念,目前对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学者们有着多种观点和看法,这里我们仅结合部分学者的理论观点,对两者的异同做个初步而非结论性的说明。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的共性在于,两者都与生产劳动密切相关,都以人为核心因素,都离不开人。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①理论角度不同。人力资本主要指存在于人身上的能力和知识的资本形式,强调投资于人所获得的能力、技能等价值,可以在促进生产过程中带来更大回报;人力资源理论则将人力视为财富源泉,从人的潜能与财富之间关系的角度强调人力作为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重要性。②内容侧重点不同。人力资源是具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侧重点在以人为主体的社会资源形式,其理论以人力的形成、开发、使用管理等为研究重点,意在揭示人力资源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运用规律;人力资本则是体现在人身上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价值形式,其理论的落脚点在于这种资本的产权关系、投资收益、经济作用及核算方法等等,关注的是这种资本作为价值形式的循环规律和回报能力。③概念外延不同。不少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在外延上大于人力资本,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范畴;而人力资本是一个反映价值量的概念,主要限于凝结于人的、能够投入生产活动并带来新价值的资本。④社会意义不同。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都兼具社会性和自然属性,但人力资本的社会性更多地体现为以自然属性为媒介的剩余价值占有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社会关系;而人力资源的社会性则主要体现为人力作为资源,由于其自身的社会化而具有的思维、情感、意志等社会特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