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中美散文作品中的生命感体现研究论文(第3页)
11 次下载 4 页 6033 字【 字体:大 中 小 】
生命精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家园意识, 它是对人类精神家园和终极关怀的真诚眷恋与祈愿。乡土大地意味着家园的温暖、朴实的生活和文化的芬芳。作家在充满泥土气息的乡野风物中感悟生活哲理, 用诗性的眼光来考量彝族村庄物语。“清晨的阳光柔和地照着村路, 鸟儿们在树林间欢快地啁啾。鸡们在树下及田野间自由地觅食。大清早地一般没有外人来家里, 看家护院的狗们暂时没有事, 出来在村路上溜达闲逛, 圈里的猪们偶尔也会被放出来晒晒太阳, 睡了一晚上, 走在有着暖暖阳光的村路上, 它们会把积攒了一夜的粪便一路留下。”[9] (《村道上的西西弗斯》) 作家回归乡土, 融入野地, 心随笔到, 把“土气息、泥滋味”表现在文学中, 将自己的灵魂和生命以嵌入的姿态书写着乡村意象对于生命和存在的意义。从泥土里长出来的细节描写洋溢着不可遏制的生命活力与野性, 写活了传统农耕文明中那份恬淡静谧和舒卷自如, 形成一种色彩明朗、格调清新的牧歌情调。
四、返璞归真的超越性
文学是生命意识的审美形态, 生命是文学审美的永恒主体。左中美崇尚真情、个性和韵味, 标举生生之美, 以真情的流露和个性的凸显为艺术之真美。将活泼的生命形态和幽深远阔的生命精神的统一, 力图以原汁原味的语言创建一种返璞归真的境界。借此实现审美超越和精神超越。这是散文创作的至高境界, 同时也是生命呈现之至高境界, 《静静的田野》《有一个村庄叫光明》《一枚核桃的前世今生》将自然的生态维度带入审美领域, 用安详的眼光静静观察, 深深思索, 化激情于细流, 化躁动于纯净, 把彝族村寨中散落一地的风物经过语言符号的汇编, 视角多元, 抒情幽深且富于弹性和韵律感, 显得自然天成而韵味悠然, 凝练纯净而清新淡远。《人行月色》《苍山的雪》《漾濞老街》以灵动的诗意之笔、清新的自然之美、别样的反思之质, 坚持以生命意识和诗情画意去观照自然, 体悟人生, 获得人生的快乐与生命的安宁。把自己与众不同的亲切、真诚、柔情以及机智倾注在字里行间, 呈现出独特的民族个性和心灵结构。
作家追求天与人交感为一, 充满了对生的挚爱和活的欣悦, 使自然本真的精神气质显露无疑, 表现出“融洽自然, 当下即是”的生活态度, 以及“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存在状态。“中国文化中的‘宇宙是普通生命的大化流行, 人和万物同体’这一根本精神, 也就是‘天人合一’的精神。”[10]“在这里, ‘天人之际’是人的世界, ‘天人合一’是人的追求, 吉祥安康是生活目标。”[11]“在某一个秋天的清晨或是傍晚, 轻轻地走过老街, 一种秋天特有的意绪悄悄弥漫心底。不知道是谁家院里, 不知名的古树上, 结着我说不出名字的红果子, 一如老街的意韵, 有一种时光的深邃之美。小城的冬天, 其实是温和明媚的。天绝大多数总是晴好的, 天空明净, 阳光温暖。”[6]89 (《都说你是清澈的城》) 作家从自我的生命体验中感悟个体生命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共生, 以独具一格的文化心理与姿态去抒写这大千世界的万物萌生, 让生活细节和心灵镜像得以本真呈现, 复活其对世界的细腻感觉和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在她看来, 古城、古树、老街都是一种生命圆融的隐喻, 给人清新、质朴、恬静的质感。那是一种沉静而朴素的生命力量, 一种淡然舒展、瓜瓞绵绵的生命存在, 是内在生命意识的具象性表达, 由此创造出一个朴素、诗意、温润的世界。
综上所述, 左中美从乡土情感出发, 以其贴近泥土的清新质朴, 关怀民生的仁爱温情, 尊重生命的慈悲宽容唱响了大地上原生态的生命欢歌, 另具一番疏朗素净、本色从容的画意与诗情。她在生命体验与审美想象的情感世界中打破时与空的隔膜, 启示了一个万象纷呈、生气贯注而又和谐圆融的宇宙境界。在自然描写、生命存在、文化反思等方面都契合生命美学的美学原则。既蕴含着丰富的生命体验, 又渗透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鲜明的民族风格。那种不疾不徐的叙述风格, 以及在细腻的描绘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考, 氤氲着人生和生命的自在、沉静和妥帖, 呈现出一种“沧海月明、蓝田玉暖, 不能自已”的美感。
[1]黎启全.生命美学视阈中的自然美[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6, 26 (1) :39.

学校美术教育的功能现状及对策教学论文
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现状与优化策略论文
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美术教育中师幼互动的现状论文
改善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现状的措施论文
关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美术说课探析
关于高职院校艺术考察课的教学探索与思考
科研方法和论文写作
浅谈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多元评议为写字课堂插上灵动的翅膀论文
日本创新体制的经验教训及其借鉴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探究论文
中学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的有效结合论文
图书馆与国民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论文
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德育功能论文
发表教育论文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项目管理沟通的意义和方法
论文致谢的意义和作用
试论荀子发展儒学的方法和途径
中小学教师科研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