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数学毕业论文 > 正文

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第3页)

12 次下载 3 页 446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四)心理依赖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逻辑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因而,他们往往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在心理上很容易对教师产生心理依赖。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的这种依赖性使他们在上课时很容易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提出的数学问题也不会认真去思考,只等教师说出正确答案。这样的心理状态不仅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很容易造成他们思想僵化、思维定式,久而久之对学生日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教育心理学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一)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做的事情表现出高度的兴趣,他才會把精力都放在其中,不遗余力地把这件事做好,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可以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创设出具体有趣的情境,并通过情境来展开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原来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他们在学习时就会感到愉快和放松,学习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

  (二)教学中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是存在一些不良的心理状态的。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好引导者的作用,在教学时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来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学习氛围浓烈的课堂中进行数学学习。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心理方面的引导,一定要注意用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有针对性地来进行,在此期间师生之间还可以形成朋友的身份,这样更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状态。

  (三)重视学生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或技巧,那么他们的学习效果是会大打折扣的。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在课堂上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来保证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课后还可以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另外,教师还可以与学生相互交流分享,鼓励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他们数学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者应该积极运用好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仔细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培养他们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国凤.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5):94-95.

  [2]范如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儿童心理学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117-12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