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英语毕业论文 > 正文

小学英语德育论文(第4页)

27 次下载 5 页 811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三、运用情感教育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吸取情感素养的精华。通常在课前引导环节我会通过多媒体上的图片或视频向学生介绍如中外名胜古迹等,建议学生搜集我国各地的图片并加以整理,比如,The Great Wall用“This is/It’s beautiful,it’s famous.”的句型展示我国美景,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在学习完西方的圣诞节(theChristmas)之后,更要让他们知道咱们中国的春节(thespringfestival)是我们国家最隆重的节日,让学生说说庆祝春节的方式有哪些,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爱国情操。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新年卡片,写上Happy New Year!Best wishes for you!等新年祝福的话语,赠送同学和好友,培养自己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美德,并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再比如第七单元谈论职业,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让他们知道每种职业都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在为社会做贡献,鼓励学生要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四、总之

  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德育与英语学科的整合,善于找出适合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正确选择和运用德育渗透的方法,我相信可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小学英语德育论文(第4页) 篇4

  一、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牛津小学英语新教材内容多姿多彩,其中涵盖诸多世界各国文化、历史、地理、礼仪、习俗风貌等的知识。尤其富含反映思维活动、情感态度、道德评价、社会文化等多种涉及语言功能的项目,为英语课堂进行道德渗透提供了丰富素材。为此,在历年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我注重找准开展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和连接点,将德育教育巧妙灵活地渗透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教学一些习惯用语“Good morning!”、“Thank you!”、“Hello.”、“Sorry.”等的时候,我充分利用学生刚刚接触英语时的新奇感,给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情境,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同样,在学习句型“When do you usually...”时,我引导学生运用新句型谈谈自己平时的日常生活,加以正面的引导,从而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懂得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知道珍惜宝贵的时间,我们才能高效地学习。通过类似的教学,学生既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这些内容的选择,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

  二、组织模拟情景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与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同,它必须沁入学生心脾,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这样才会自觉地去践行。如果我们不注重方法策略,完全照本宣科,单纯说教,则德育教育的效果自然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而小学生对充满趣味的活动情有独钟。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将德育内容嫁接在这些活动中,则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升华自己的道德认同。我在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情境活动,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兴趣的交际场景,激活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如在学习句型“What’s wrong with you?”时,我设计去医院看望病人的情景。通过这些模拟情景,让学生自主交流,学会与他人的合作与交往。教师适当点拨,从而让学生知道我们在平时应该学会关爱他人,相互友爱。只有我们相互关爱,彼此互助,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激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将课堂推向高潮。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德育教育也水到渠成,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三、开启情感教育模式,拨动道德之弦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将德育教育借助情感的方式进行释放,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游戏、表扬、竞赛等形式,将学生的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相结合,从而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创造了极佳的机会。如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同桌、小组、多人竞赛活动形式,即让小学生好强好胜的心理得以充分满足,还在活动中不经意间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更在活动获胜或者失败中让学生产生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让他们反思,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取得预期的良好结果。这样的认识是在学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基础上产生的,使他们印象深刻,体会深远。此外,学习本身的确是一个比较艰苦的过程,尤其是记忆英语单词,往往成为小学生英语学习征程上的拦路虎。在教学中,我通过亲情引导,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使他们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不断生成强烈的自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