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终极关怀(第4页)
本文共计580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孝”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是一个兼具历史性和现实性的问题。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须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时代给予“孝”以更为深厚的解释,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美德也被赋予新的定义。“孝”不仅作为伦理规范影响着个体存在,还作为中华文化的标识引导着社会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化的历史、尤其是孝道的历史,本身就是一本以人为本、万物和谐、报本反始的历史。“孝”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这同我们目前社会文化的复苏息息相关,并且为我们提供了肥沃的文化土壤。“孝”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所在,与中国人的生命形式和生命存在密切相关,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仍具有持续的重要作用。
【注释】
①谢幼伟:“孝治与民主”,转引自《理性与生命―当代新儒学文萃》,上海书店,1994年。
②李金波,聂辉华:“儒家孝道、经济增长与文明分岔”,《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③参见袁天沛:“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新浪网,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ce5a30102e776.html。
④参见李翔海:“‘孝’: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学术月刊》,2010年第4期。
⑤王平:“以孝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4年8月12日。


浅谈初中音乐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如何合理安排技校学生的一堂课的教育理论论文
语文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措施探讨论文
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
浅谈网站推广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精选12篇)
浅谈教育技术对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浅谈成人教育的作用
下运带式输送机的制动问题
电力信息化应用中产生的问题
知识管理与高校图书馆管理MPA论文范文
分析国际市场下的国际运输
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实践策略
服务预售及其实施策略探究
BSC下的高校绩效管理研究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秘书的说话艺术
英语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莱辛文学作品中的象征符号文学论文
浅谈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语文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