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第18页)
49 次下载 24 页 41170 字【 字体:大 中 小 】
二、理论课程的重要性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课程设置一般是一周一节声乐课,两节钢琴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偏重于技能技巧的练习,重在让学生掌握了弹唱能力,而忽视了音乐理论课程的支撑,殊不知任何技能技巧都离不开理论知识,就像大楼的根基一样,只有根基牢固了,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建造高楼大厦。而幼师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幼儿学前教育的教学,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可以看出幼儿音乐艺术的培养目标主要从感受与欣赏和表现与创造两个方面进行制定,因此幼师生的培养和教育不应该仅从弹和唱两个方面进行教学,而更应该重视音乐素养的综合教育能力的培养。理论课程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基础乐理知识、音乐赏析的方法、中外音乐的发展历史、音乐的和声结构、音乐的创作编辑等各方面。针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讲,从他们入学的水平层次以及在校学习的时间和精力,和走向工作岗位的实际情况而言,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除了要培养她们的技能技巧以外,还应该在理论知识方面给予她们一定的补充,音乐素养的相关课程和知识也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的课程比例,便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还可以有更多的可发展性,能够更好的进行自主学习和创作。尤其是基础乐理知识,儿歌创编、和弦编配以及音乐赏析的相关知识,有了这些理论知识的支撑,才可以更好的服务学生的技能技巧能力的学习,也才可以更好的在幼儿园音乐教学、幼儿音乐艺术培养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运用。
三、综合能力
总的来说,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儿歌弹唱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提升,需要各个理论课程的支撑和铺垫,仅仅依靠每周一次的钢琴技能课堂是无法很好的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弹唱能力的。因此需要我们学前教育专业的学校和院系共同努力,从课程设置到课程安排以及实践课程训练等全方位的重视和提升,从而提高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技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弹唱技能和音乐素养课程知识的学习除了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和各科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外,还应结合幼儿三至六岁的发展特点,重点培养幼师学生的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表现的能力,运用肢体动作、或节奏韵律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学习音乐的引导者和领路人。
参考文献
[1]刘川.《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测略》[J]北方音乐20xx.10
[2]杜涓李云秋《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音乐素养培养的策略探讨——关于应用型本科办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20xx.06
[3]李娜.《浅析幼师生音乐教育能力的培养——基于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目标》[J]大观20xx.11
教育论文(第18页)13
大学继续教育市场属性分析
一、大学继续教育的概念
在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德国颁布了“巴拉特教育法”,对继续教育做了系统阐述并加以实施,这被世界公认为继续教育的起源。继续教育在美国被认为是在正规教育以后进行的一种范围很广泛的教育,旨在使人不断获得与自己职业有关的,或为了转换职业、岗位所需的新知识、新技能。在法国,继续教育则是在人生中继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大学教育后的第四种教育,它包括为获得学校毕业证书的补充教育,为获得职业资格的职业教育以及大学毕业后学术再教育。在日本,把继续教育叫作研修,即研究、进修,主要有在职培训、业余培训、自学和自我发展等三种形式。我国关于继续教育概念的界定也没有形成统一权威的定义。一般认为,大学继续教育是大学面向在职人员提供的一系列教育培训,包括学历与非学历多种形式和多个层次。1979年,第一次世界继续工程教育大会在墨西哥城召开,中国代表团在参加了这次教育大会后,正式把“继续教育”一词引入中国。1984年,国家教委批准成立了全国首家继续教育办学单位———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为我国继续教育步入正规化办学行列的一个重要标志。伴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学继续教育日益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高等教育事业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已发展为支撑国家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规模和社会效益上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大学继续教育主要表现为:一是学历教育,包括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二是非学历教育,即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