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英语毕业论文 > 正文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用好教师话语论文

17 次下载 3 页 3301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用好教师话语论文

  论文摘要:教师话语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作用是示范目的语,同时也是学生的可理解性输入语言,教师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目前,中学英语教师话语可以通过提高专业素质、优化课堂语言、改革提问方式等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合理运用教师话语。

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用好教师话语论文

  论文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教师话语

  一、教师话语的主要作用:示范目的语和输入可理解性语言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2001,教育部)明确规定,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外语素质的重要过程。英语教师既担负着培养学生个人发展所需要的人文素质和学生升学、未来就业的责任,还承担着培养国家所需人才的重担。

  教师话语主要是指英语教师在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英语,包括讲授课程和组织课堂的语言。课堂中使用的教师语言不同于自然语言,这是由课堂教学的特点决定的:英语是教师传递信息和教学的工具。教师话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方面起着目的语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它也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张敏,2002)。英语课堂是教师利用话语交际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师话语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英语学习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模仿,所以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语言,无疑是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除了讲授语言知识,教师话语在创设课堂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师生间信息和情感沟通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组织课堂,使学生从中感受英语的魅力,产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话语使用是否恰当,既影响师生间的信息交流,也影响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根据Krashen的二语习得理论,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可理解性语言,即略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的语言,语言输入过难或过易都不利于语言习得。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课堂依然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教师话语是学生最可靠的输入来源。英语教师要想做到有效地输入,既要注意输入的准确性、规范性、示范性,还要注意输入的质和量。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话语的语言代码转换频繁

  英语教师自己对英语的驾驭能力有限,很多教师还达不到全部用英语授课的水平。中国的外语教师也只不过是较高水平的外语习得者(胡学文,2003)。Selinker(1972)认为,大约只有5%的外语习得者能达到本族语的水平。很多中国的外语教师还达不到自由表达的水平,他们更多的是借助句法结构调整、体态等方式表达自己。因此,中文的使用最常出现在词汇的解释中。其次是句子的翻译,有些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中文(张斌,张莉,2005)。特别是解释语法、抽象词汇或教师自己觉得难以用英语表达时,如在解释“molecule”、“embrology”等词义的时候,教师就转换语码,即用母语或翻译和学生进行交际(胡学文,2003)。

  (二)教师的话语量过大

  中学一节课一般是40或45分钟,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每节课又有教学任务。为了赶教学进度,很多英语教师依然是自己说得多,给学生用于操练语言的时间少。

  赵晓红(1998)通过调查及录音分析了8位教师的课堂话语,发现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话语占用了65%甚至是90%的课堂时间,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时间很少。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这说明当时的英语教学还主要是在以教师为中心的基础上展开,很多教师还是采取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组织课堂。该研究还发现,教师话语少的课堂上,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听课精力比较集中;教师和学生交流也多;课堂提问后,学生能马上进行反馈;学生对课堂显得很有兴趣。而教师话语多的课堂上,则是学生显得精神不振,精力不集中;有些学生低声谈话;教师和学生交流少,课堂显得枯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