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浅谈化学同步类教辅编写开发误区的关系

本文共计7029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浅谈化学同步类教辅编写开发误区的关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教育得到了全社会日益广泛的关注。在教育事业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教辅图书市场也日渐繁荣。为了进一步改善教学、提高成绩、扩展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对教辅图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需求。以北京为例,据调查,中小学生教辅图书的实际拥有数量巨大,在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教师会在教学中使用教辅图书,学生甚至配备和使用每科2套以上的教辅图书,且使用率均很高;学生、教师普遍感觉教辅图书对于他们的实际帮助很大。[1]在种类繁多的教辅图书当中,尤以占有教辅类图书市场份额较多的同步类教辅图书最受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但是,我国化学教育界对于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内在规律、编写开发模式等方面的应用性研究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的发展和创新。近日,笔者对教辅图书市场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发现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的编写仍存在一定的误区。为此,笔者结合近年来参与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编写开发的研究工作实践,拟通过本文对市场上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内容编写开发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误区进行探讨,以期有助于教辅图书编写理念和方法的研究。

浅谈化学同步类教辅编写开发误区的关系

  误区一:不注重对化学课程标准目标要求、配套化学教材的研究

  教师必须按照教材进行教学,教材的编写必须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因此,为了更好地对教学起辅导或辅助作用,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内容编写应重视研究化学课程标准及配套化学教科书,成为化学教科书的延伸。一本编写优良的化学同步类教辅不仅可以对化学教师因课时有限等原因不能透彻呈现的教材知识点进行弥补,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在课堂之外将化学教材重点知识内容重新建构的机会。

  然而,市场上现有一些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却未能处理好与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教材的关系,或者形式上体现出一定关联,实质上却进行了错误关联,甚至误导了教师的教学。《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关于必修和选修模块的内容标准已明确提出:高中必修化学课程旨在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高中化学选修课程则旨在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更好地实现课程的选择性。[2]而一些化学同步类教辅编者并不了解化学课程标准的以上要求,不熟悉模块化高中化学教材的内容设置,不研究各个模块化学教材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凭编者个人的经验办事,混淆理解各个课程模块之间的关系。例如,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化学2模块“物质结构基础”和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内容目标要求不同,但一些化学同步类教辅在配套必修模块化学教材的内容中就超前呈现“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等内容,这种脱离高中化学课程标准、配套化学教材,要求过深过难的内容呈现方式不仅没有能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有益的辅助作用,反而会严重误导正常教学活动,甚至使学生在接触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之初就对高中化学产生厌学情绪。类似情况还有:将不应当在化学必修阶段中出现的内容作为重点内容去分析,应当重点解析的必修教材内容却点到即止,大量引入一些化学课程标准已不作要求的内容,等等。

  编写开发化学同步类教辅图书,还应充分研究所配套化学教科书内容结构、体系架构安排的特点,确保能真正与化学教材配套,更好地辅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 “学”。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新课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对于课程标准不同要求的内容都有独特的处理方式。其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人教版教材中适当留白,设置了一些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问题。同步类教辅编者应吃透人教版化学教材有关内容的编写意图,在开发教辅时,对于教材设置给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不宜直接在教辅中呈现答案,而应把问题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以实现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

  因此,化学同步类教辅编者在编写前应充分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和配套化学教材,明确化学课程标准中各学习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水平,再根据配套教材编写适合的同步类教辅图书。只有这样,教辅编者才有可能处理好教辅内容的难度与深广度,并最终体现知识水平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使教辅既有助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又可以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化学同步类教辅的学习,“跳一跳够得到”,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阅读全文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