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浅析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论文(精选11篇)(第11页)

本文共计3059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我国现代企业并购面临的会计问题

  一是利润操纵现象频发。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各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而企业并购往往具有跨地区性。许多参与并购活动的企业并没有建立起足够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因而往往采取操纵利润的方式以防止出现因亏损而导致的摘牌。这些虚假信息的存在使企业并购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蒙受巨大损失,如果这样的企业数量众多,还会对我国的整体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二是对并购相关法律研究不足。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是企业并购会计处理的两大方法,从运作机理、适用范围和处理方法以及对财务影响等多方面存在差异。然而截至目前,我国企业并购会计中对于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研究仍然不充分:首先对完善购买法的相关准备不足,解决购买法方面的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起严谨的资产评估体系;其次对权益结合法在企业并购会计中的实际应用还存在许多难以掌控的难点,还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利用。

  三是并购会计方法滥用现象不能杜绝。目前的企业并购中,滥用并购会计方法现象仍然存在,且没有足够有效的对策进行应对。这是由于在企业并购过程中,除了应关注并购前和并购中的企业实际情况,还应关注并购完成后的具体规划,以有效防止并购企业滥用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所产生的非法收益和经济损失,合理防止企业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滥用会计方法的结果是投资者在使用会计信息了解企业并购活动时产生误差,进而导致并购活动难以成功。

  四是资金支付难以保证。我国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棘手难题是资金的支付问题,主要表现在资金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时间两个方面。资金支付是并购交易的最后环节,也是能够决定交易能否成功的最重要一个环节,该问题能否顺利解决不仅影响并购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并购后新企业的良性发展。

  通过对以上企业并购面临的会计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得出我国现代企业并购会计实施的步骤:

  一是明确企业并购会计的财务目标。明确并购会计的财务目标应首先明确我国企业并购的最终目标,即通过并购使企业在资本等规模上得以扩大,从而使企业的实力得到一个质的提高。在此目标之下,企业并购会计的财务目标就应定位为实现企业自身价值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让参与企业发展投资的各个投资方在所获收益上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并购本身就是一种投资行为,其目标是寻求利润最大化,每股收益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所以企业的一项并购活动不仅要考虑操作上的可行性,更要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因此,在进行企业并购时,除首先要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按适当的方法进行评估外,应按并购的方式进行财务分析。从财务理论上讲,企业并购会计具有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其实施和执行必须遵守相关法规,即在合法的基础上争取相关增值的最大化。

  二是理清企业并购会计的相关理论。企业并购会计的实施应在工作人员理清相关理论,明确相关概念的前提下进行,以避免工作中出现偏差。首先,企业并购会计在正式实施前应还有就是在企业并购会计中面对不同支付手段进行何种相应的会计处理,这其中包括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其次,在实施前应将企业实际状况和并购会计理论相结合,确定该次企业并购涉及的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并购,包括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的定义和适用条件,商誉和股权投资差价的关系等。最后,应考虑如不能确认并购企业情形等相对特殊并购业务的会计处理的定义和概念等。

  三是制定企业并购会计具体规划。为保证企业并购会计实施目标的实现,应制定并购会计具体规划,使之有章可循。具体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实现:首先努力利用规模经济效益,既可以实现低成本扩张,也能帮助企业实现企业并购增值;其次可以通过提高每股收益的方法实施并购会计,以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作为主要方向。每股收益的提高,市盈率预期每股收益的比率稳定,能够提高企业权益价值。总体来看,并购会计的实施通过规模经济效益和每股收益提高的方法来规划工作,会让企业并购活动的执行更加稳妥。

  四是处理好会计准则与具体实践的关系。在任何活动中都应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关系,对于企业并购会计同样如此。首先,并购会计执行人员应当对相关准则进行研究和思考,明确工作中应遵循的规范,充分利用合理的会计处理原理。另外,相关人员要认真分析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善于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能机械地套用会计准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