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物理论文 > 正文

(精)初中物理教学论文(第13页)

91 次下载 17 页 28514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设计方案。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实验目标,通过自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仪器、装置的选用和安装,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这个过程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要酌情加以引导,但不强调千遍一律。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的较好机会。通过长期的练习,可使学生把握常用的实验思想、方法,了解仪器的规格和性能。例如,在研究测电阻方法时,既可用电压表、电流表来测电阻,也可用一只电流表和一只电阻箱(定值电阻),或者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阻箱(定值电阻),常见的方案多达8种。假如考虑到实际测量效果,还需要考虑仪器规格组合,方案就更多了。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动脑,各种方案都可能出现,甚至有的方案教师还未想到。用这种方法教学,不仅巩固了知识,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

  预审方案。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师生共同评审方案,实现师生、生生互动。由于不强调方案的千遍一律,因此,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案。有的可操作,有的不能完成实验任务,有的虽符合实验原理要求,但现象不明显或者无法达到效果等。在组织学生汇报和审核方案时,教师要注重如下几点:一是,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方案,发表自己观点和看法,教师不武断判定正确和错误。二是,要组织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审核,突出教学主体性。对学生无法判定的方案,可适当引导或者留下一步“实验尝试”中解决,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判定方案的正或误。三是,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学生要加以表扬、鼓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若一时无法解答,要利用课外加以辅导或者鼓励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研究。四是,对学生展示的方案要及时归类小结,对尚未思考出的其他可行方案,要及时引导学生继续讨论,进一步完善方案。

  实验尝试。根据设计方案,组织学生分组对不同方案分别动手实验或教师演示实验,并做好记录。有条件的学校,采取分组实验形式,实验条件差的学校一定要有演示实验。这个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是:

  1、验证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实验方案设计的技巧。由于方案的多样性,仪器预备应做到多样化,超出课本要求去预备实验仪器。也可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形式来完成方案的验证工作。

  2、修改实验方案。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对仪器规格、性能了解不准或者方案有误,使实验达不到理想效果。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实验方案。

  3、通过实验发现物理规律,达到实验目标。

  4、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实验尝试不同于传统的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所用仪器、步骤、方法是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实验成功率很高。而尝试实验方案带有探索研究性质,成功率较小,这需要发动全体学生参与,需要学生有良好的实验素养。

  汇报交流。学生根据实验情况,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内容包括:

  1、本小组实验方案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2、实验中,如何修改实验方案,使方案更完善,现象更明显。

  3、实验现象和数据记录。在学生汇报实验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归类记录,对实验不成功,要帮助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可利用课外时间让学生再次实践,也可布置作为课外作业。

  归纳总结。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实验情况,组织学生总坚固验规律。通过成功实验,总坚固验技能和技巧;通过失败实验,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实验数据或现象分析,得出物理规律。

  二、教学基本特征

  初中物理实验“六步教学法”与传统的实验教学有明显不同,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传统的学生实验,对学生统的太死,对仪器、装置、步骤、方法作了统一的要求,学生属于模拟实验,验证实验。而“六步教学法”则要求学生自己去摸索、实践,去发散思考,去创新。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2、民主化。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权威”,而“六步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了一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向教师或同学质疑,可以怀疑,可以发表不同观点。学生的错误观点,通过实验事实加以认定、纠正,既尊重知识,又尊重人才。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