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德国的文化(第4页)
本文共计887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30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吃东西时,身体可以略略前倾,但头部应尽可能保持挺直,不能弯到盘子上面,应始终用叉子和汤匙将食物和汤送入口中(我们中国人在吃饭喝汤时习惯低头凑近碗或盘子,这在讲究的德国人眼里看上去十分别扭)。
等女主人把自己的餐巾铺好以后,客人才可以拿起餐巾铺好。
第一道菜品上来后,女主人会说“GutenAppetit”意思是“祝胃口好”,并拿起叉子,这是大家可以开始享受美食的信号,这时客人也要重复:“祝胃口好”。
在进餐过程中,吃相比坐相更加重要。一般宴请的第一道菜是用盘子盛的汤。汤要用勺舀起,送到嘴边,而不能端起盘子喝。而是用汤匙一勺一勺舀起来送到嘴里“吃”(与使用刀叉吃食物时无大差别)。德国人习惯勺尖先入口(手腕、汤匙和嘴基本构成90度角)。如果汤十分烫,不能用嘴去吹凉,而只能放慢速度让它自然冷却。进餐时——无论是喝汤还是吃东西——都不能发出嘘溜声和巴嗒嘴的声音,还要尽可能避免餐具相互碰击发出过大的声响。如果汤是盛在带两个柄的杯子里,就说明可以端起来喝。万一拿不准该怎么做,可以先观察主人的做法,效仿之,准没错。
刀叉是西餐中必不可少的餐具,学会正确使用刀叉是吃西餐的基本功。还应懂得刀叉不同的摆放方式所传达的信息:刀叉并排平行地放在盘上表示已经吃饱、停止进餐;刀叉相交放在盘中意味着你只是稍事休息、还将继续用餐;餐刀只是用来切碎大块的食物,绝对不可直接以刀代叉送食物入口。要把食物切成大小适当的小块,应以一口能吃下为宜,切忌叉起一大块一口一口从叉上咬着吃,但也不能把整块肉或鱼等全部切成小块然后一一叉食。要用叉子叉住一边角、用刀切下,切一块吃一块。叉子入口也不能太深,更不能把整个叉齿都送入口中。
此外,在德国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
最后,餐巾使用完要放在盘子的左侧,表示你已经用完餐。不要把用过的餐巾再叠起来,那样表示你认为主人没有准备足够的干净餐巾给客人使用。
盘子里的食物不宜一次添得太满太多,而且要全部吃完后再续添。吃完后,也不要剩食物在盘子里,这样不仅不礼貌,还会令女主人很难堪,她会以为客人不喜欢自己精心烹调的饭菜;饮料也是如此,照德国人的习惯是喝光了杯子中的饮料之后再续添,不是像我们所习惯的那样,可以随时往杯子里添加。
另外德国人没有“干杯”的习惯,互相敬酒碰杯时,没有必要一次喝光。此外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
席间应该不时地说几句赞美饭菜可口,女主人烹调手艺高超的话,这不仅是对盛情好客的女主人的最好回谢,而且可使宴会始终保持在热情融洽的气氛之中。
席间还要注意当嘴里含着食物时请不要开口讲话,即使有人向你提问也要等咀嚼完咽下后再回答(向你发问的人也会耐心等待)。
在餐桌旁要抑制打嗝、连续不断地咳嗽或打喷嚏(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应用手绢捂住嘴,并必须表示歉意)。肆无忌惮地剔牙、挖鼻孔、掏耳朵、抖腿、不停地扭动身体、用餐巾扇风等小动作都有伤大雅,甚至往往被视作粗俗和缺少教养的表现,千万要避免。
如果想饭后抽烟,一定要等所有人吃完饭,倒上咖啡以后,并征求所有人的意见,得到许可后才可。
二、德国吃饭是社交
对于一次精心准备的宴会——不管是私人家宴,还是官方大型聚餐——来讲,最重要的并不是“吃”和“喝”,而是通过大家共同进餐的形式达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交流。因此,席间“闲谈”的作用倍显突出。不仅在宴会开始之前要有一轮问候寒暄(主人致欢迎辞、祝酒辞,宾客致答谢辞、互致问候),而且整个宴会自始至终都应在谈笑风生、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对主人来说,最难堪的场面绝不是碰翻酒杯、刀叉落地一类小“事故”。而是面对一群一声不吭、“埋头”吃喝的“食客”。参加宴会绝不仅仅是为了“一饱口福”,而首先是一个联络感情、增进了解的社交场合,同时也是展示一个人口才和风度修养的好机会。因此,充分利用这样的好机会,积极参与席间“闲谈”具有特殊的意义。


知识运筹与工业设计
浅析高校建筑工程力学课程教改实践论文
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工程技术应用
空气污染的危害
测绘工程技术在矿山测量的应用
汽车尾气污染调查报告
浅谈银行保函
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分析-室内空气污染
有关防治汽车尾气污染的主要对策思考
中年段非连续性课堂教学探究的教育论文
关于提升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的语文策略的教育理论论文
教育财政投入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浅谈突出战略地位发展基础教育
论专科体育系排球考评内容的改革
优点和缺点周记
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要素和提升途径论文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
民事诉讼法课程的教学改革
浅谈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
论国有保险公司战略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