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职称论文 > 正文

法学论文的发表及相关问题漫谈(第3页)

本文共计2119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71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但是以《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为代表的专业刊物,它不适用教育部的这个技术规范,他是采用社科院的技术规则。还有社科类综合刊物,各个省里面的社科刊差不多有30多种,以及大学文科学报。这两种刊物中的许多在我看来办的必要性不很大,但我们是这么大一个国家,反正每年都会有钱往里面去投,它的社会影响是比较小的。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基本没有影响因子能到1的,都在0。1、0。2左右,就是说别人长了5、6米高,它才有1分米高。但是因为学校里面有这些文科院系,它有评职称的一系列要求,所以它们比着,比如说北大有了,不能说我们人大没有,人大有了,清华不能没有,学校里赔着点钱也无所谓。社科类综合期刊和文科学报难以办好的一个根本原因在于它的非专业化,就是说不是这些人没有努力去做,而是它一期要发十几个到几十个专业的文章,可能发一篇法学文章——这篇法学文章还很难说是篇好的,那么法学领域的人就不太会去关注这个东西。它主要是在定位上出的问题。在国外,在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基本上是没有这样的期刊,它不能形成一个有效的读者群。

  (二)了解目标期刊

  下面我们看看作为一个作者如何去了解这些刊物。我经常收到一些朋友来的文章,有的是几十年前的同学,有些还是在大学里面当老师的。但是你从这篇文章看,就可以清楚地发现他没有看过《中国法学》,不是一年没看过,应该是十年以上没看过;不是没看过《中国法学》,是没有看过任何像样的法学期刊,以至于他对于这些规则完全不懂。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我觉得写文章跟我们在工厂里面做产品实际上是一样的,我们说的潜在目标实际上是指潜在市场,就是说你这个文章写好之后,你要发到哪里去。实际上在你开始想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你就要清楚,我这篇文章是要卖给谁的,在哪个地方能发表出来。你不能说我现在有个想法,我慢慢写,写完之后随便找个学生给我投到哪个刊物去。那个成功的几率基本上是零,也可能不是零,是百分之零点几,就是说他的几率会很低。首先不管你是不是不喜欢这些杂志,这没什么关系,你不喜欢可以说我这一辈不写文章,你跟他没有关系了。他不喜欢你,你也不喜欢他,就是说双方都没有交集。但是假如说你不喜欢他还需要到那个地方去发文章的话,或者说你喜欢他需要到那个地方去发文章的话,那么你就要去了解那个你要投的杂志,也就是说一篇文章写好之后我是想给谁的,而且不仅是那个杂志,还有那个杂志的栏目也要搞清楚。很多杂志是分栏目的,我这篇文章是投给article,是投给“法学专论”,还是“争鸣”这个栏目,还是投给“案例分析”的栏目,还是投给“立法建议”的栏目,还有一些学校的栏目分了法律史研究,还有“西部法学创新研究”这样的专栏,还有“国际法”的专栏等等。就是说要搞清楚这些专栏,我们《中国法学》有六个专栏,一个叫“本期特稿”,发一篇文章;第二个叫“本期聚焦”,发3篇到5篇文章,有时候发6篇,是讨论法治进程中的热点话题;第3个是“法学专论”,发5到7篇文章,用英文说是articles, 是中规中矩的法学论文;第四个是“立法与司法”,主要是发立法与司法一些建议方面的文章;第五个是“争鸣”,是对目前流行的某些观点或者说是已经发表的文章中的某个观点不同意的或者有不同见解的;第六个是“案例评论”的文章。大家从栏目就可以看得出来,它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后面我会谈到,你是个什么样的作者,你适合写什么样的文章,是可以向哪一个栏目去投稿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本期特稿”,在座的后几排的同学如果写这方面的文章的话,成功的几率基本上是零,那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首先你可能抓不住这样的话题,其次你抓住这样的话题可能写不好,第三就是你可能写好了但你的分量也不够,也不会发你写的文章。当然你可以说这不公平。这个是公平的,因为将来你也可以到四十几岁五十几岁的(笑声),跟你十七十八岁的时候不能结婚是一个道理,你有地位了以后你就有机会了。所以我们要去阅读了解这些专栏的文章,去看一看人家的编辑风格和选题。《中国法学》每年在第一期登一个编委会的声明或者一个会议报道,将第二年重要的选题刊登出来,就会把未来六期有哪些、每一期有哪些主要问题,都有一个大致的描绘。你看了这样的东西,第一期我赶不上了,那第3期以后可不可以赶上,我觉得可以。那么你不看这些信息误打误撞成功的几率会很低,相反我看到你发表的指南,你正在研究某一个话题中的问题,打电话给总编或者责任编辑,说你们那个焦点话题或者专栏,约稿的时候要叫上我,我觉的是可以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