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提纲 > 正文

幼儿入园前的准备论文提纲(第6页)

176 次下载 18 页 35112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③ 家长方面包括:a.和孩子一同熟悉幼儿园,了解已入园幼儿的生活。家长在幼儿入园前应当带幼儿提前熟悉幼儿园及其周围的环境。让幼儿慢慢产生对幼儿园的好感以及对幼儿园里孩子的羡慕之情有利于幼儿入园时良好情绪的发生。b.调整幼儿生活习惯,培养幼儿独立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孩子入园前应该使其生活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要由着幼儿,饮食方面一日三餐争取做到荤素搭配,从小就让孩子接触各种食物。平时生活中每天让幼儿有一定的独处时间或是在家中有一块属于他自己的不在家长视线之内的活动空间(保证幼儿的安全,家长可不时地偷偷观察到的地方)以培养其独立性。c.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人和新事物,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幼儿如果平时较少接触家庭成员以外的人,较少参与外界的活动和接触外界的事物,在面对陌生人、陌生的环境就更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和交往的范围,经常带孩子外出接触陌生的人和事,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使幼儿初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和交往的安全感。d.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教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对于幼儿入园以及今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家长在生活中、与孩子的游戏中或讲故事时、外出游玩时随时都可以帮助幼儿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经常与其交流,积极回答孩子提出的"为什么",经常鼓励孩子,这样入园后孩子有了什么需求就可以大胆地和老师说而不是不知道怎样说或不敢说,无形中就减轻了孩子的分离焦虑。e.尽早入园,坚持接送,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有的家长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经过一段时间,幼儿已完全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有少数幼儿由于父母的一时不忍心,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导致每次来园都哭闹不止,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幼儿在入园前,家长也应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帮助幼儿迅速融入集体生活。f.适时分离,莫要徘徊。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一见孩子哭闹,就赶忙抱抱孩子、哄哄孩子,然后孩子就好了,再要走,孩子就又哭闹,家长欲走又止,或者总是在窗外徘徊,一不小心被孩子看到,孩子又哭闹不停,正确的做法把孩子送入幼儿园告诉孩子下班后来接他,不要犹豫也不能徘徊,马上离开幼儿园,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g.消除自身的分离焦虑。孩子入园不仅孩子存在分离焦虑,家长自身也存在分离焦虑,总是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哭没哭、吃没吃饱等等,其实父母应该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多和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园表现,做好家园合作,轻松对待孩子入园,我们要用自己好的心态去给孩子示范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二)前人 研究存在的不足

  第一,分离焦虑的研究多是以未入园的婴儿为研究对象,也有以小学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新入园幼儿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主要是幼儿园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措施以及教师个人采取策略的总结,而且很多都是理论性的。

  第二,虽然也有采用观察法进行研究,但是观察的只是表面的,很少分离实际上采用的措施的有效性的程度,而且影响因素也是长期的,很少是直接的因素。

  第三,很多缓解分离焦虑的文章都只是从某一方面,而很少是从教师、家长以及幼儿园三个角度一起来分析,并且关于有效性的措施的研究较为少见。

  所以,本文将从以上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把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措施分为教师、家长和幼儿园三个维度,看看实际当中教师、家长和幼儿园采用什么具体措施来缓解幼儿园的分离焦虑。

  三、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分离焦虑

  对已有"分离焦虑"的分析--主要是与父母分离或与所爱和依恋的人分离或面临分离的威胁等情况下,表现出一系列恐惧、焦虑、紧张和不安的情绪反应,通过对文献的分析,结合本人在以往实践中的观察及本研究开始时对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预观察,发现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这些恐惧、紧张、不安情绪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言行表现出来的,为了便于本研究的进行,本文将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具体的言行进行细化的描述,分为以下几种:大声哭、独自游戏、抽泣、不正常早餐、不正常午睡、依恋老师、依恋自带物、重复句子、不肯喝水、不正常午餐。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