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入园前的准备论文提纲(第3页)
本文共计3511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1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研究这一问题是给幼儿园制定缓解小班幼儿新入园分离焦虑的策略提供现实依据和策略参考。在幼儿园或家庭实际的操作中,都将幼儿的分离焦虑作为一种有害心理问题来加以防止,一是有利于幼儿园工作的正常进行,二是可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而较少考虑到分离焦虑本身对幼儿的影响及意义。希望本研究使实践中的教师及家长相对较全面的而细致地认识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小班幼儿新入园的分离焦虑,从而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更好的方法。
二、文献综述
(一)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1.有关分离焦虑的研究
1)有关分离焦虑内涵的研究
凯根等 (1978)认为,分离焦虑指的是个体与重要他人分离时所产生的适当的忧伤,是幼儿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正常反应,是6个月到20个月婴儿的典型行为,其高峰期一般在13月龄到20月龄之间,在其他年龄阶段也有所表现 。鲍尔比也指出,分离焦虑是儿童对失落的恐惧与害怕,儿童将与依恋对象的分离解释为一种生存威胁,进而产生分离焦虑 。我国学者陈鹤琴认为,分离焦虑是儿童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时所表现出来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是个体因不能达到目标而使自尊心受损时,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而又带有恐惧的负性复合情绪 。此类观点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适应性反应。
然而,如果儿童面对分离时的情绪和行为反映超出了适度的水平,就会成为分离焦虑症。依照 DSM-IV的界定,分离焦虑症是指个体与其依恋对象分离或与其家庭分离时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应的、过度的焦虑 。患分离焦虑的个体一般会表现出与分离有关的过度焦虑、抑郁和一些受焦虑影响的不安行为,哭泣、身体不适、逃避行为及采取获得安全的行为是其主要症状 ( Eisen,et al 2001)。此类观点是从神经症角度分析,认为分离焦虑是一种焦虑障碍。
2)有关分离焦虑产生原因的研究
① 与主要抚养者的分离
鲍尔毕将分离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家庭环境中几分钟或几小时的短暂分离,另一种是持续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的被迫分离。婴儿与父母分离后,会产生分离焦虑。
"大量研究表明,导致儿童痛苦的第一个诱因是与亲近的人的分离;第二个原因是失败;第三是遗弃,暂时或永久的,生理的或心理的遗弃都会引起悲痛。"
"Campbell在对发展性焦虑研究进行回顾后提出在生存过程中产生分离的条件是一个重要变量。引起焦虑的两个条件是直接分离(unmitigated),即儿童与父母完全分离,独自呆着;间接分离(mitigated),即儿童与父母分离,但与其他人在一起。"
② 对陌生环境的不安全感和害怕
艾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认为人的一生中,人格发展要经过八个发展阶段或矛盾冲突阶段(Erikson,1950)。他假定人格发展是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解决遇到的冲突或危机的能力相一致的。这八个阶段中的第一阶段是:信任对不信任。艾里克森认为,人需要发展对周围环境的可预测感,这样就能够产生信任,不会害怕,这是发展自我认同需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如果我们向外探索,想要驾御周围的环境,那么就要在环境中感觉到安全。在亲人离开后,婴幼儿哭的时候,他的照看者如果很亲切地对待他,使他受到很好的照顾,感受到安全,他就会发展信任感。
3)有关影响分离焦虑因素的研究
① 家庭养育特征
Ainswoth (1961,1971)等人认为:婴儿的依恋特征和依恋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的养育特征。研究者对26个家庭进行了长期观察,并按母亲的养育特征划分为4个维度,即敏感性--迟钝性;接纳性--拒绝性;合作性--干涉性;易接近性--漠视性。研究发现:儿童的依恋特点对应于母亲的养育特点。安全型婴儿的母亲在敏感性、接纳性、合作性、易接近性4个方面均有较高的得分,这些母亲倾向于鼓励儿童探索,对孩子敏感,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回避型婴儿的母亲对孩子拒绝、缺乏耐心、经常表现出消极情绪。拒绝型婴儿的母亲倾向于干预和忽视,不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另有学者(Clark&Sterwart,1981)将母亲的养育特征分为反应性、积极情感表达和社会性刺激3个维度。反应性包括对儿童哭、叫喊、语言的反应的比例;积极情感表达包括有感情的接触、鼓励说话、表扬等;社会性刺激包括母亲接近婴儿、对婴儿说话及模仿婴儿的频度。结果表明:回避型和反抗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在3个维度得分都比较低,而安全型依恋的婴儿母亲均有较高得分。这结果印证了Ainswoth的观点。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应用论文
学案导学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效率的思考论文
高中生物教学的相关讨论论文
高中生物理实验实践能力研究论文
对高中生物教材改革的探讨教育论文
项目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浅谈高中物理的创新教学
物理实验论文优秀[15篇]
浅谈装修须防居室物理污染
职高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现代教育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融合教学论文
物理教学中思维定势的利和弊论文
[精华]高中物理学习论文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与发展趋势漫谈论文
论合伙企业的民事权利能力
机械数控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试论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构建
德国著作权法中的私人复制与反复制问题
浅谈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