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论文范文 > 正文

试论从教给学生到教会学生的思维方式(第5页)

本文共计6908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4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从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处理上,树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外因,学生是的内在需求和能力是学习的内因。“会教”和“教会”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教师“会教”是“教会”的必要条件。“教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会”,二是“会学”,“学会”与“会学”的教育意义是不同的。“学会”是增加了知识,习得了技能,而“会学”则是启迪了智慧,掌握了方法与策略,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学会”的学生虽然值得肯定,但只停留在教学目标的机械完成;“会学”的学生才是掌握了真知,是智慧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确实做到不只是教给知识,而要把研究学生的内在需求,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为第一位的工作来抓,把学生能力的提升作为长期的奋斗目标去完成。教师应该千方百计研究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如何学”,而不能只陶醉在自己的自我意识的知识世界里。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们的智力兴趣,脱离了他们的生活实践,这对学生来说就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
 总之,我们不跪着教书,但应该扑下身子导学。教师首先要通过专业反思的、行动的实践,实现“会教”,教师始终要将教育落点锁定在“教会”上,并让“教会”成为教育反思的重点对象。更重要的,要从引导学生“学会”转变到“会学”上来,让学生学得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增长智慧,提升人格,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从“教给”到“教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我国教学论研究范式转型的时代境遇与逻辑路向”,蔡宝来,《教育研究》2010.8. 第74页
“论生成教学的特征、原则与实施”,林天伦,《教育研究》 2010.6. 第103页
“当代美国教学研究的发展特征及对我国教学研究的启示”,金建生,《课程教材教法》2010.8.第74页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