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会计诚信问题与完善对策探析论文(通用7篇)(第7页)

73 次下载 15 页 2441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4. 遵法、守法,须从企业领导做起

  普及企业负责人、各管理层及会计人员的法律知识,强化诚信教育。企业会计诚信教育的主要对象,应当是掌握着会计诚信水平支配权的企业负责人及各管理层,而不仅仅是一般的会计人员。遵法、守法,须从企业领导做起,承担会计法律责任的企业负责人,要认真学习财经法规,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我国的《会计法》首次提出企业负责人要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资料负责,因此,必须加大《会计法》的宣传力度。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配套法制,实行任期法律责任终身制,无论责任人变动到任何岗位或者退休,都应当建立相关责任档案,实行终身责任制,构筑起责任网络。

  (二)完善会计制度,强化会计检查工作

  1.加强会计法规建设

  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会计法》的修订工作,将修改《会计法》的不足之处,明确法律责任,特别是对将虚假会计信息提供给国家、社会、投资人,并导致损失的人员在《会计法》中规定给予重罚,详细规定处罚的具体标准,提高《会计法》的可操作性,逐步废止《企业财务通则》和众多的行业会计制度,使指导会计工作的技术标准只有《企业会计准则》和各项具体准则,使具体业务核算必须遵循相应具体准则的规定,防范会计舞弊,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2.加大执法力度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几个环节要齐抓,凡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编造、篡改会计数据,弄虚作假,损害社会利益的,必须依法严惩,追究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随时发现,随时处理,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依法加大对会计造假事件的处理力度,对胆敢造假的相关人员处以严惩。同时,尽快完善立法,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和有关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法规,以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经济和行政手段,从而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完整。坚决查处和严厉打击利用虚假会计信息偷税漏税,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严惩那些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致使会计信息不真实的当事人和责任人。

  3.加强监督力度

  发挥审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注册会计师应树立起强烈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职业道德意识,依法执业,客观公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加快会计诚信体系建设,一方面要积极建立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建立严格的会计失信惩罚机制。通过加强政府对会计诚信的监督和管理,有效的发挥法律和市场对会计诚信的激励约束和对失信行为惩罚的双重机制。切实对那些信誉程度高且公正的企业以及相关的会计人员几及中介服务组织等,给予确定较高级别的信用评价等级,让其得到社会广泛的认知,获得较高的经济利益。对那些信誉低、帮助企业弄虚作假的会计及中介服务组织和严重失信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以至逐出市场,净化会计环境。如果我们的政府和市场真正建立起了切实可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严格的失信惩罚机制,会计信息失真、会计造假的等失信行为就会没有市场。

  (三)建立会计人员信用等级制度,加强诚信方面的惩罚力度

  鉴于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用金钱等级制度来刺激会计从业人员,加强诚信方面的奖惩制度,做到赏罚分明,从而减少一部分不诚信现象。 由各级财政部门为每个会计人员建立信用档案,定期对会计人员的从业情况进行考核并备案,同时为每个人划分出信用等级。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应向全社会公开,并免费向社会提供咨询服务。使坚守诚信的会计人员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尊重,并能获得丰厚的报酬,有造假行为或有不良从业记录的会计人员将得不到任何企业聘用,最终被淘汰出会计行业。

  五、结束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了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其中的首要原则是:客观性原则。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就应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资料可靠。而且财务会计工作的责任、原则、职业道德和做人准则都是“诚信为本”。

  参 考 文 献:

  1.程江涛,“构筑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机制”,《科学与管理杂志》,2003年第二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