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会计诚信问题与完善对策探析论文(通用7篇)(第6页)

73 次下载 15 页 2441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一)扰乱市场经济秩序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原则,没有了信用,市场经济就无法维系。如果市场经济主体采取不诚信的手段,大量的会计资料不真实,不仅直接影响国家税收,而且造成各项经济指标失真,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对宏观经济的有效控制,从而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产生严重的不公平竞争,损害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加剧信用危急。

  (二)影响会计资料使用者

  会计资料的质量,不单纯是单位的内部事务,也影响到会计资料使用者及时知悉、充分了解、有效利用会计资料的合法权益。对中小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审计后公布的会计报表,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障,从而失去他们对会计报表的可信度。

  (三)危害公司本身,造假公司

  市场是公正的,当虚假的谎言被戳穿的时候,制假者也难逃其害。特别是上市公司,其股价往往会一泻千里。如安然公司,股价从最高点90.56美元跌到了0.36美元,世界通信的股价也从最高峰时期的64美元降到0.83美元。

  (四)对会计从业人员自身也不利

  会计人员必须以诚信为本,操守为种,遵守准则,不做假帐,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不做假帐”是对会计师的基本要求,也是一道不能越雷池半步的警戒线。如果会计人员不诚信,自身必须承担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旦真相败露,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例如,为安然公司掩盖造假事实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被禁止向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并被美国各洲吊销了营业执照。

  四、治理会计不诚信的措施

  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巨大危害大家有目共睹,如何建立杜绝会计造假的机制,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风险已势在必行,根据其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有客观的社会的原因,也有主观的会计自身的原因。因此,不仅需要社会各方的群策群力,更需要会计人员的自身努力,才能有效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推动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

  1.加大会计从业人员门槛

  不断吸收优秀的人才加入会计队伍,进一步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水平。鼓励会计人员自学。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在知识结构、业务水平、综合能力(包括职业判断能力)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会计人员进行自学的形式很多,有夜大、函授、自考、远程、电大开放教育等。会计人员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学的形式,所在单位应鼓励会计人员自学。同时广泛开展业务研究和学术交流,通过不断学习,丰富业务知识,以达到知识技能的更新和补充,提高创新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知识结构,变被动的核算职能为具有创新意识的能动管理,去更好地履行职责,成为工作上的“业务通”。

  2.加强后续教育

  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培训,做到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岗上监督,有岗必查。对不称职的会计人员不予年检或坚决取缔,从根本上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合法、真实、准确和完整。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是会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会计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更新加速,学习不再是人生某一阶段受一次教育就一劳永逸的事情。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这就要求继续教育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各单位主管部门应按照财政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每年安排会计人员分层次、分期、分批地培训学习,切实帮助他们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会计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不能以各种原因放弃培训。

  3.经常对财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近年来,由于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日益抬头,它侵蚀着会计人员队伍,因此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来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会计人员整个职业生涯的始终。因此,各级财政部门及有关单位应把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通过各种手段使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自觉提高道德修养,抵制不良风气的侵蚀。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检查考核具体办法,对不道德的人员,不允许其参加相应的专业技术考试,对于有严重违法乱纪的会计人员,除应负相应的责任外,还要吊销其已取得的资格证书,以后不得从事会计工作,把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好坏作为达标升级的一个重要考核内容。 认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使之在履行职责时大公无私、廉洁奉公、坚持原则、不谋私利,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准确,杜绝伪造、编造会计信息的现象的发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