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音乐 > 正文

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古乐的比较(第4页)

本文共计55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中国音乐的新生期(约公元4世纪至10世纪),包括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中国音乐在这一时期发生显著变化,开创了音乐国际化的新乐风。一方面世界音乐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另一方面中国音乐也开始走向了世界化。

  三、中国音乐的整理期(约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包括辽、宋、金、明、清。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与普通的平民阶层保持着密切的关联,呈现出世俗性和社会性的特点。其代表性音乐艺术形式是戏曲艺术及其音乐。

  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强调旋律和音色是中国音乐突出的特点,而重点又放在每个音符的发音和变音上面。多数乐曲都基于五声调式,或者说五声音阶,但七声调式也作为五声调式的扩充使用。古乐曲基本上都是采用五声调式调式,而七声调式多在北方民间音乐中使用。

  中西方传统音乐的比较

  一、中国传统乐的音阶一般是五至七声;而西方传统音乐的音阶却是七至十二声。

  二、中国传统音乐一般不转调;而西方传统音乐有大量的转调。

  三、中国传统乐器高音强低音弱,各种乐器的音色不易溶为一团;西方传统乐器高中低音较平衡,大多数乐器的音色可溶为一体。

  四、中国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一般是“砌砖式”,即越加越高,越加越长;然而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思维却是“细胞分裂式”,即越变越多,越变越长。由此看来,西方传统音乐是已高而不易再高,中国传统音乐是不高而大有机会再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