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音乐和中国古乐的比较(第3页)
本文共计5522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9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中国音乐从思维方式来看。中国传统音乐确实缺少科学的思维,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确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要用古琴去表现信息社会的快节奏那就显得很难,如何变化,仅从中国文化中进行近亲繁殖也是很危险的。所以,中国传统音乐,必须要吸取西方传统的和当代的以及其他民族精华,不断来完善自己。中国弦乐在西洋管弦乐队中,往往是充当一种色彩乐器。
每一个人应该去欣赏多样化的音乐,去感受不同的世界。音乐的本质是通过声音能表达一种艺术,是情感艺术,但其形式交不是情感,而是如何渲染一种情感,把人带进音乐里去,但在音乐构成中,中西音乐表现是不同的。西方音乐中科学含量是很多的,结构也是复杂的。比方说很多业余作曲家写歌曲,但要写一部交响乐,或者写一部钢琴作品,是不可能的。“和声学”技术理论,是音响科学和审美经验的结合,没有审美经验,也是不行的,一方面要运用技术,按照它的原理;其次要创新。
庄子把声分为三类,有人籁、地籁和天籁之音。可以听得懂风声和雨声,也可以听得懂山崩和海啸,但对音乐来说,听到一音乐在演奏,不同的人会浮现不同的场景。庄子关于音乐的最经典的一个观念就是大音希声,认为真正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的。这是指真正的音乐是与人心共鸣的,存在于心。现代音乐先锋派作曲家约翰-凯奇,写了一部作品《4分33秒》,是一种新的美学追求,此时无声胜有声。假如和中国哲学“道”结合起来,可能是跟庄子的大音希声是有关的。不要做作曲家和演奏家的奴隶,在4分33秒的过程中,自己去捕捉各种声响,包括现场的各种声音和各自内心所感受到的,心里所听到的声音。所以庄子他所谓大音希声,实际上是体现一种追求。所谓天籁、地籁,天、地实际上,也就是音乐在天地之间,靠人的心灵去感受音乐,是最伟大的音乐。
扩展资料:
西方部分
一、西方音乐的起源:
西方音乐起源于古希腊;但由于古希腊的音乐史料流传下来的较少,人们便把中世纪作为研究西方音乐的一个重要起点;所以可以说中世纪前期的西方音乐就是基督教音乐。而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一世所编写的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使得宗教音乐与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连系得更加的紧密。
二、西方音乐的发展阶段:
从17世纪初的巴洛克音乐开始到现在,西方音乐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民族音乐时期,印象主义音乐时期,新音乐时期以及现代音乐时期风几个阶段。而每一个时期都有其各自的风格特点,所以每一个时期的音乐都可称为当时所流行的一种音乐流派。
三、西方传统音乐的特征:
所谓的西方传统音乐既是:巴赫至贝多芬之间的古典音乐时期。被称为“复调音乐之父”的巴赫、“交响乐之父”的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以及贝多芬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
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是理性化、生活化、程式化,且曲风严谨的。
中国部分
一、中国音乐的起源:
中国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发端于原始人类的生产活动,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国文化的交流密切相关。中国传统音乐是在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原音乐和四域音乐以及外国音乐的交流融合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原音乐、四域音乐、外国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三大来源。
中原音乐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而发展起来的音乐,这是一种以汉族为主体的音乐文化,其中,殷商和西周时期的音乐文化具有代表意义。四域音乐指的是除中原华夏族为主所创造的黄河流域音乐文化以外的中华大地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其中,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与黄河流域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祥地。中国音乐与外国音乐的交流由来已久。在汉代,伴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教音乐和天竺乐开始传入中国;隋唐时期,大量外国音乐的输入,不仅带来外国乐曲,而且也引进了乐器、乐律和音阶。
二、中国音乐的发展阶段:
一、中国音乐的形成期(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3世纪),包括从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秦汉。这一时期为中国音乐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音乐艺术形式是钟鼓乐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