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汉语言文学 > 正文

汉语言文学论文(第7页)

本文共计3982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33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3.加强微课监测,确保教学质量。在微课模式下的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教师充当引导者,那么就必须肩负课中监测的重任。黎加厚教授曾说,微课包括导学案设计、教学视频录制、学生自主学习、个别辅导计划的课前四部以及合作探究、解疑答惑、巩固练习、自主解答、反思总结的课中五环。结合开放性大学远程教育的性质,微课展现的形式也越来越个性化与多样化。为了更好地实现监测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增添测评功能的方式来实时把握学生的学情,强化师生互动,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从而更好的提高微课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从(林黛玉进贾府)看黛玉的落寞》微课教学中设置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总结环节,课前要求学生思考林黛玉进贾府前相关的家庭背景,为后续微课内容的开展奠定基础,课中引导学生带着“既然贾府人都不是真心关心黛玉,为何又摆出热情的假象”等问题深入进行探究,最终思考总结当时社会所体现的世态炎凉中心思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开放性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积极应用微课教学,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学生的能力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教师方面来看,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不对等的教与学关系,相互关系能够在互相反馈与评价中取得进步。从学生方面来看,能够确保学生以自身的节奏和方法进行高效学习,更加快速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状态,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做好课前的微课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微课学习,这种方式更能符合现代化教育的发展潮流,也能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落实在教育中的技术支持与需要,让微课教学的优势更广泛地传播和深入地应用,最终全面提高开放性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樊德华.微课模式下的开放性大学汉语言文学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中旬刊),20xx,3(11):135-136.

  [2]吴琼.开放大学基层教学微课资源应用策略研究的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xx,11(1):131.

  [3]雷强.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开展微课教学[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27(2):17-19.

  [4]白芳芳.浅谈开放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开展微课教学[J].现代职业教育,20xx,11(28):26-27.

汉语言文学论文(第7页) 4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与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逐步转变成人才的竞争,全面推行现代化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被看成是我国重要的既定政策之一。汉语言文学作为研究我国语言的词语、句法等方面的重要基础学科,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初高中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使其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教育界中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

  论文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问题浅析 教学模式 课程内容 信息技术

  一、现阶段初高中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浅析

  (一)传统教学模式阻碍教学进程的推进。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等基本模式是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经常见到的,这严重阻碍了汉语言文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进程,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社会主义是场景经济不断地完善和发展的今天,拥有较强的语言能力以及合理运用语言的能力才是优秀人才所应该具备的,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调整和改造。

  (二)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等不够强。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以及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更新,但是从现阶段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来看,在知识点的选择和观念的更新上都存在着偏离实际、不符合学生成长特点的问题,没有更好注重学生学会利用知识来推动实践的培养,观念落后、方法陈旧等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实用性没有得到精准地开发和运用。

  (三)教学手段单一,现代化技术运用不到位。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是个性特征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对教学手段做一定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时期新情况的需要。然而,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等单一教学手段依旧存在,不利于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热情的充分调动以及教学质量的完善,同时现代化教学方式运用的不够到位,不能真正发挥出信息科学技术的先进性和推动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