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毕业论文 > 正文

教育论文(汇总15篇)(第19页)

234 次下载 25 页 42207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教育论文12

  《体育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积极情感发展的个别化教育实践》

  【摘 要】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以及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通过体育活动,教师应激发幼儿的主体积极性,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使幼儿产生成功、快乐、自信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自我评价,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体育活动 积极情感 个别化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应包括认知的发展,还应包括情感的发展,是对整个人的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人不仅有积极的、对人有益的正向的、积极的情绪情感,也有消极的,可能对人产生不利影响的负面的情绪情感。《指南》提出:“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宝贵品质”。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具备积极的自我情感体验,那么他们往往会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评价,而且还会给自己提出正确的要求,从而使自己的行为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发展。相反,如果孩子具备消极的自我情感体验,那么情况就会截然相反,他们会在做事的时候放弃发展的机会,用自卑的心理来看待与自己相关的一切,从而做事的时候处处畏首畏尾,缩手缩脚。不仅影响孩子心理正常发育,也会直接影响机体的健康成长。

  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以及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基本的途径,通过体育活动,教师能激发幼儿的主体积极性,给予幼儿更多的关心、鼓励和帮助,使幼儿产生成功、快乐、自信的积极情感体验,提高自我评价,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发展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案例分析

  贝贝是大班转学来的一个小男孩。开学第一天,是奶奶牵着他的小手来到老师面前的。相对奶奶大着嗓门,快言快语的样子,贝贝低着头,显得特别的文静乖巧。当老师热情的和他打招呼并且拥抱他时,他却涨红了脸,僵硬着身子,左顾右盼,不敢看老师的眼睛。开学一个多月过去了,贝贝因为感冒或者肠胃不适,竟请了三次假,在园的时间里,他也总是一个人游离在集体之外。在游戏活动时,他总是兴趣不高或不够投入,总是表现为观望态度或被动的参加活动,很少有开怀大笑的时候;在要求合作的项目中,他决不主动加入,低着头一个人在一旁用他那黑溜溜的眼睛不时的瞟一眼。有小朋友邀请他,他也常常表现出犹豫和为难的神情。即便参加了集体活动,当同伴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他也会悄悄退到一边……这个孤僻、善感又胆怯的男孩,和我们班快乐、活泼的氛围显得特别的格格不入,也让我们老师很着急。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了贝贝成长的家庭背景:爸爸是乡镇干部,妈妈是医院护士。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伴贝贝,照管贝贝的主要任务就落在了爷爷奶奶身上。贝贝的爷爷是一个比较内向懦弱的人,家中的权威大家长是贝贝奶奶。奶奶曾是小学教师,因此在孩子的教育上具有很大的发言权。贝贝在家几乎没有什么户外活动的机会,为了安全,都被奶奶关在家中,严格遵守奶奶的规则、完成奶奶布置的“作业”。而急性子的奶奶还会因身体不适迁怒于他人并常在孩子面前抱怨孩子的母亲。

  生活在这样典型的“大家长独裁制”家庭中,贝贝的社会性和健康出现了一定的缺陷,表现为性格较压抑,孤僻、胆小、自信心不足,不愿与其他人亲近或交流,交往能力差等状况。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怎样帮助贝贝建立起自信,让他的小脸也洋溢起开怀的笑容呢?《指南》指出:教师应该“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平等的生活氛围,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形成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园在市级课题《体育活动中有效促进幼儿体质健康的实践研究》的进行下,正好形成了良好的全园开展幼儿体育游戏的氛围。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也最乐意尝试的活动,那么,就让我们以多姿多彩的体育游戏为途径之一,帮助贝贝发展自信、培养交往能力吧!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