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化学论文 > 正文

[精]高中化学论文(第7页)

本文共计36513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22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利用他们在生活中所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现实积淀,直接影响其知识建构,学生才能真正完成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教师应努力创造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建构他们自己的知识。

  2、有效教学理论

  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学习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学生学习的原有状况是教学深化的根本出发点和依据;课堂教学是教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学活动围绕学习活动、教学进程、进度、节奏等一切以学生的学习情境为转移;教学评价以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为标准,不是看教师讲得如何,而是看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适宜、是否有效。

  3、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高中化学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勤于思索。”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在课堂教学上,提问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对它的研究可以追述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启发式”提问和苏格拉底“产婆式”提问,他们用提问成功地引导学生学习,至今为人称颂。近几年教学问题聚焦在真实的课堂,关注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课堂提问是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也是课堂互动最经常使用的形式之一,因此受到许多研究者关注。

  (一)国外研究现状

  “有效课堂提问”研究在国外大范围的开展已近40年之久,现已步入成熟阶段,研究范畴包括:有效课堂提问的功能、策略、评价标准以及有效课堂提问与教学效果的关系等等。如:心理学家帕特、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Ls。 斯塔尔、威伦(William Wilen )、爱仕拉尔(MargaretIshler )、凯茨沃特(Richard Kindsvater)等对课堂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进行研究。教育研究者尤其是中小学教师认识到,有效课堂提问对于完善备课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技能、检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作用,而且学者构建的研究体系还为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参与研究提供了基础,并使大家认识到,提问不应囿于技术上的有效,还应追求先进教育理念上的有效、设计上的有效、语言上的有效、对整体课堂效果提升的有效等等。最早掀起课堂提问实证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指出 “有效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也就是说,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关于课堂提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提问的原则、功能、策略和技巧、以及有效性等几个方面。

  1、课堂提问的功能和目的。研究者们在国外课堂问题研究基础上,进行了延伸和具体化,归纳出了如下几条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习充满乐趣,提供回顾所学内容和材料的机会,让学生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检查学生已经掌握和未掌握的内容,联络新知识,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训练学生终身学习的技能,使学生参与讨论,教会学生提问,培养学生批判和创造性思维技巧。

  2、课堂提问的原则。阎承利在《教学最优化艺术》中明确提出了十二条原则: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难易度适中,注意科学性;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因材施教,注意针对性;优选问点,问在关键处;掌握分寸,问在难易适中处;注意分寸,问在学生需要处;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面向全体,注意广泛性;选准时机,问在教学当问处。前八条原则主要针对问题设计,而后四条原则主要针对提问的实施。归纳大家的研究,提问的原则主要有以下这些:系统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简洁性、明确性原则;启发性原则;适宜性原则;灵活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学生主体性原则。将这些原则优化组合,运用在不同的学科课堂教学中,完成课堂提问的任务,达到教学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