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论文(必备15篇)(第18页)
本文共计468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7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2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总体架构
根据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需求分析,论文认为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架构主要由资源管理架构、业务逻辑架构、应用表现架构和基础设施架构等组成。
2.1 资源管理架构
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主要包括两大类资源:一类是有形资源,一类是无形资源。有形资源主要包括各级各类设备管理力量、设备维修力量和设备操作力量,以及检测设备、维修设备、备件等,通常是指具有一定实物、实体形态的资源。无形资源是没有发生损耗的隐性的各类因素,包括知识、经验、标准、方法、技术等等。
在资源管理架构中,信息系统一方面将有形资源以数据的形式采集、存储到数据库中,另一方面将无形资源转化、存储到模型库、方法库、标准库、知识库中。因此,资源管理架构中主要包括各类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信息,以及实现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存取和管理的各种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目录服务系统、内容管理系统等。从信息的流向看,“外部内向”信息资源是设备管理人员所了解和掌握的,对设备健康管理有用的各种外部环境信息,设备健康管理不仅关注设备及其部件的技术状态,而且还关注环境因素、使用因素等对设备健康状态的影响。“内部外向”信息资源是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历史、传统、经验做法、案例,等等。
2.2 业务逻辑架构
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涉及状态监控、健康评估、维修决策支持、规划及控制等许多业务,这些业务之间又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在状态监控、故障预测基础上的设备健康管理是机内测试和状态监测能力的拓展,是从设备级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到系统级综合诊断与状态管理的转变。
业务逻辑架构是描述驱动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活动的主要业务架构,由实现设备健康管理各种业务的功能、流程、规则、策略等组成。在信息系统中对应应用业务的.是一组信息处理代码成。业务逻辑架构也包含描述业务对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包含这些业务对象在业务流程和业务功能中的使用。业务逻辑架构中的一个基本业务流程。
2.3 应用表现架构
应用表现架构是在基础设施架构的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等方式,将业务逻辑架构和资源管理架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并以图形、多媒体等丰富的形式向用户展现信息处理的结果。应用表现架构是航天发射场各项数据、信息流、信息对象以及数据交换界面的综合描述,清楚地表述了在各种应用中的数据以及数据在各应用间的交互。应用表现架构应该能够展现: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采集与处理、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及结果、各种图形的显现。
2.4 基础设施架构
基础设施架构主要由支持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硬件、系统软件和网络组成,把在操作层面的IT 管理方面的基础设施要素联系起来。基础设施架构处于支持作用底层,如自动感知技术(传感器、RFID)、监测与控制技术(PLCDCSSCADAD 状态监测)、制造执行技术(MES),直接服务于其它三个架构。基础设施架构为应用表现架构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对象、软件应用系统(如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以及系统和数据的交互界面,还提供辅助决策系统(DSS)、工业控制系统(CCS)以及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和上级机关及外界交换信息的接口。
3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层次架构
3.1 层次架构划分
根据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的总体架构,为了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设备健康管理,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状态监测技术等,构建有机、集成的设备健康管理体系。该体系可以分层次实施,各个层次可以有机结合,统一规划,分层实施。
3.2 层次架构描述
基于信息系统的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强调以规划设计层为指导,以业务系统层为主线,以研发工具层为手段,以导航交互层为表现。
3.2.1 规划设计层
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MIS 的开发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工作的基础。只有在合理的管理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稳定的工作秩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准确的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才能进行MIS 的开发。因此,为适应航天发射场设备健康管理MIS 的开发需求,航天发射场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做好建造、购置和安装的准备,必须逐步完善以下工作:操作、运行、维护、报废等工作的程序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流程;设备健康管理业务标准化,各部门都有相应的作业规范;报表文件的统一化,固定的内容、周期、格式;数据资料的完善化和代码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