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健康管理论文(必备15篇)(第11页)

本文共计4683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57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从我国国情、医疗模式、饮食健康文化的角度来看,“治未病”体现了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理念。笔者认为建设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体系,可以“治未病”工程为框架、以信息资源管理及共享平台为依托,以多种中医药预防保健工程为补充,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各种健康管理资源,在借鉴国外健康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健康管理工程,形成具有中医药特色、符合我国实际、顺应健康理念发展趋势的健康管理体系。

  1.国内外健康管理概况

  1.1国外健康管理模式

  美国健康管理模式 [1] :虽然美国有记录的健康管理理论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健康管理思路的实践却可追溯到70多年前。20世纪70年代初,随着医疗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人口老龄化及慢性病的发生率大幅度增长,美国医疗费用随之迅速上涨。健康管理理念应需而生,健康管理策略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管理、需求管理、疾病管理、灾难性病伤管理、残疾管理以及综合人群健康管理6种 [2] 。在美国,健康管理服务是区别于保险和医疗之外的一项服务,由拥有网络专业人才的专业服务公司提供 [3] 。

  芬兰健康管理模式:芬兰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探索并形成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为重点而开展和实施健康管理的健康管理模式,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赞赏,并建议向世界各国推广。芬兰健康管理模式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构建一个适当的流行病学和行为研究框架;(2)与社区紧密合作,强调改变环境和生活习惯;(3)项目干预采取多种战略,如充分发挥媒体宣传和交流活动的作用,发动基本医疗服务人员系统性参与,开展与国家健康政策相呼应的健康活动;(4)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等。[4]

  1.2国内健康管理概况

  我国的医疗实践自古以来就蕴含着积极的健康管理思想。两千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难经》拓展了治未病的概念:“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所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唐代孙思邈亦提出“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的理论。

  20xx年第27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随着医学沟通平台的多元化发展,20xx年健康管理作为专有名词引入我国,并成立了首家健康管理公司。20xx年8月,华南地区首家健康管理中心——广军广州总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开始营业。20xx年,国家正式公布健康管理师这个职业。截止20xx年底,已有1 000多人获得国家健康管理师证书。到20xx年上半年,全国健康管理机构达到5 744家 [5] 。自20xx年1月,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以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成功举办3届,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xx年7月,全国“中医健康管理工程”作为“中医中药中国行”的配套工程正式启动。本次工程通过整合我国高端中医资源,聘请国内中医名家组成专家团队,发掘专家智慧和最新研究成果,借助独具特色的“名医名方”,让百姓真切感受中医就在身边,并开展网络中医培训,建设覆盖全国的中医健康管理网络 [6] 。20xx年3月,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医药文化中国行,‘家庭过期药品回收’进社区——白云山和黄中药‘六位一体’首次为社区提供立体式升级服务”活动正式启动,将“健康管理”理念引入并服务于社区居民。

  在近10年的发展中,健康管理已在我国形成一定规模,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学科理论、实践技术研究和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缺乏专业人才,健康信息系统仍处于区域范围内运作,且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健康管理市场缺乏规划管理等[7]。

  2.中医药在健康管理中的特色和优势

  2.1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特色

  2.1.1中医健康管理理念特色中医药素来注重养生保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体现了人与疾病的辩证关系和“预防为主”的重要思想。中医在健康管理、保健养生等方面,在重视中药治疗的同时,更加重视防微杜渐,调整“阴平阳秘”的动态平衡。简单来说,中医健康管理有以下几个特点:(1)顺应自然,天人合一;(2)形神合一,心神双修;(3)调和阴阳,以平为期;(4)药食并用,扶正纠偏;(5)动静结合,持之以恒[8]。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