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第3页)
本文共计322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大 中 小 】
1.2学生对信息化技术过于依赖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无疑会将教学过程加快。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教学时间的把握和课程内容的安排,也容易使学生造成厌学情绪,不愿意抄写笔记;或者是走极端,通过对高科技手段,如录音笔、摄影机等将课堂教学内容录制下来,美其名曰在课下学习,其实不然,初中生课业负担较重,课余时间根本不够重新学习,因此,那些录制下来的视频或声音也会被弃在一旁。
二、信息化教学方式的'改革
2.1注重教师的指导性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性地位是不容忽视和取代的,不能因为有了信息化教学的介入而忽视了教师在物理课堂中的关键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认真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技巧,注重对学生的监督和引导,并能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和提问对物理知识进行思考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盲目地只运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展示,而应当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理解进行总结和概括,在使用多媒体时,不要有过多花哨和复杂的操作影响学生的感触,使学生能够在物理课堂上得到系统和全面的收获。
2.2注重内容信息量的合理性
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当注重信息量的适度问题,信息量太大,学生就成了信息化技术的“灌输”对象,则学生就难以有多余的精力进行思考和总结,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没能得到有效学习,反而会显得极为疲惫,这便是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应当有取舍地对拓展信息进行删选,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发挥自主能力和思考能力。
2.3注重信息化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小心,不要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填鸭式的灌输,也不能只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脱离教师仅仅依靠机器。教师在课堂上仍然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时需要始终反映出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学对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的基础上,过度追求信息技术“满堂灌”是不可取的,只有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对初中物理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3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入一些趣味化的话题或者是内容来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并随着学生的参与不断地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继而为有效性的教学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光的折射”时,教师可以将一双筷子放入一缸水中,然后让学生从鱼缸外观察这双筷子.紧接着,学生就会发现筷子居然“断”了.由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到有关“光的折射”的学习之中.而课堂教学气氛也热烈起来,从而更好地实施初中物理教学.
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者,也是教学活动得以深入实施的关键人物.所以,为了更好地实施初中物理教学,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进入到有关情景的认识之中,并且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要注意结合教学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借助不同的方式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而言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知识、理论性的教学
在知识、理论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梳理好有关的知识.在梳理的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讲“汽化和液化”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该部分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梳理:物体从液体到气体的变化叫汽化,物体从气体到液体的变化叫液化.两者是互逆的过程,同时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实现汽化的方式主要是沸腾和蒸发,实现液化的方式主要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沸腾与蒸发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这种让学生自己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的方式,既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点,也可以在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推进初中物理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2.探究性的教学
物理是一门科学性的.学科,这门学科富有很大的探究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抓住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推进学生的认识和加强探究性教学.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地引导学生深挖有关知识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教学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例如,在讲“密度”时,涉及测量密度这一实验.在实际操作中就会涉及一个误差大小的问题.所以,如何减小实验过程中的误差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如何减少密度测量的误差进行一个探究性的实验学习,然后在探究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思维过程,继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