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学论文 > 正文

【精选】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篇(第17页)

本文共计3221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08分钟。【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情境教学才会有一个更高层次的升华。如:“浮力”教学,来自生活中的经验往往成为学生思维的障碍,学生常误认为浮力跟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有关,跟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跟物体的运动状态、空实心以及物体形状有关等等。

  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首先通过多媒体引入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候浮力大到可以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候又小到托不起一片薄薄的铁片?一艘船从海里驶向河里,浮力什么变化?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演示实验时用弹簧秤分别挂起同体积的铁块和铝块浸入水中,大家观察弹簧秤示数,并提问:这说明了什么?要想说明物体的体积跟浮力无关应该设计什么实验?要想说明上述提出的其他观点又应该设计哪些实验?正是这样一层一层的循序渐进,学生在实验的问题设计中得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实验的设计中提高了探究能力,从而使物理的实验教学得到了升华。事实证明,问题设置得好就可以带领学生从已知知识的情境进入更新知识的情境,学生随着设置得恰到好处的问题,不断开启知识宝库的一个又一个大门,充分享受获取知识的.喜悦。

  二、联系生活,探究习题

  初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知晓,即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课堂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状态,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初二物理引言的教学中,我创设了如下情境:通过开教室的门,引入这门不是普通的门,它是物理学的力学之门,大家将从这里走进物理知识的王国,去探求物理知识的奥秘;接着再引入2008北京奥运会上中国健儿拼搏夺冠的情景,分析其中的物理知识:射击——三点一线与光学有关;举重、游泳等与力学有关;又引入乌鸦喝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等说明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并鼓励学生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对实际生活中探究式习题的兴趣越来越高。

  三、学以致用,整合学科

  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并不是教育的最高宗旨。倘若在学习、探究的同时,加以创新,那将是教育的升华。如在讲完光的折射以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几章的知识以一篇作文的形式将它描述出来。一位学生写道:“星期天的早晨,刚睁开睡意蒙蒙的双眸,整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映入了眼帘,这是光的漫反射现象,看到了本身并不发光的物体;回头发现墙上的影子,这又是光的直线传播;走到鱼缸前,欣赏美丽的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可见,作文用于物理,使物理更加充满魅力,更加吸引人。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逻辑能力,更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增强了观察身边现象的意识,提高了自主探究的意识,从而使探究式教学得到了升华。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要任务是探究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和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充分调动主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论文15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一、注重实验教学,把教材内容落到实处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充分利用资源,想方设法提高实验现象的清晰度和成功率

  由于物理实验准备的工作量大,实验操作的偶然因素多,我校物理组教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好实验员的作用,及时更新、添置器材,有时甚至从其他学校借用器材,保证教材要求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都能安排进行,不偷工减料,并且确保做到两个教学班同时上课、两个学生使用一组实验器材。为了充分利用实验资源,教师之间为实验而临时调课是常有的事。在课前教师们都要与实验员一起,反复做几遍实验,确保所做的实验现象清晰,成功率高。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一节教学中,安排有“瓶吞鸡蛋”的实验,要求教师先演示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为了确保实验成功,教师就和实验员一起研究:演示时应该把广口瓶放在多高的位置才能保证所有学生的视线不受阻挡;多大的鸡蛋才最合适被挤进广口瓶内;统一配发的细纸条要多宽、多长,着火时火焰多大,才能既完成实验,又最大限度地保证用火安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