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商管理 > 正文

[精选]风险管理论文15篇(第18页)

38 次下载 27 页 47078 字【 字体:

论文指导服务

毕业论文网专业团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及相关咨询服务

论文指导 毕业设计 答辩咨询
微信号已复制到剪贴板

  全面风险管理的网络化是指在风险管理委员会的统一领导下,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联系,交织成一张风险防范的网络,使每一个部门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可缺少。

  (四)商业银行创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解决的问题及处理的关系

  1、商业银行创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解决的几个问题。一是要用系统论的观点创新风险管理的组织体系。系统理论创始人冯·贝塔朗菲认为,一个企业组织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的一个开放式系统。商业银行运用系统理论在进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创新时,必须将全面风险管理组织系统创新的目标、工作标准与内外部经营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二是尽量减少中间层。管理学家德拉克认为,“组织不良常见的病症,也就是最严重的病症,便是管理层次太多。组织结构上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尽量减少管理层次,尽量形成一条最短的指挥链。”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中的层级越少,就越可以使商业银行内部的信息传递速度加快,信息失真也将最少,决策将更为快捷,从而提升风险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三是强调灵活指挥。统一指挥是管理学上的一条重要原则,为了便于指挥,商业银行要采取像矩阵组织、混合型组织、虚拟组织等方法来构建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使全面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更加灵活,以有效的促进业务健康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2、创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处理的几个关系。一是通过创新处理好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的关系。要把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根植到每个管理者、员工的思想上,落实到每项业务操作中,杜绝完成考核指标不讲制度现象的发生,切实有效地发挥风险管理对业务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二是通过创新处理好直接风险与间接风险的关系。风险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直接形式,另一种是间接形式,相对应的就有直接风险和间接风险。不能只看到直接风险而忽视间接风险,这样只能掩盖风险发生的实质。三是通过创新处理好风险损失结果与操作过程发生风险的关系。当前,对风险的处理过多的是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这势必会滋长违规者的侥幸心理,弱化制度执行的约束效力。为此,必须从思想认识上强化全面风险管理从结果到过程的转变,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经营管理,提高制度执行力。四是通过创新处理好风险监测指标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与适应变化而不断修订的关系。从全面风险管理监测指标的设定情况看,评估、监测、控制以及评价和纠正机制,贯穿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由于其内容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因而监测指标也应随之创新变化。

  (五)商业银行创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树立的意识和遵循的原则

  1、创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必须树立的几种意识。一是危机意识。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就是说要有忧患意识。二是革新意识。实践没有止境,变革也没有止境。三是长远意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四是全局意识。

  2、创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商业银行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创新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二是一致性原则。所谓一致性原则是指银行应确保其风险管理目标与业务发展目标的一致。三是系统性原则。有效的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不同的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系,银行风险管理有效与否,除了取决于风险管理体系本身之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它所包含的各个子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运作。四是权威性原则。所谓权威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应确保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评估监督部门具有高度权威性,尽可能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以保持其客观性和公正性。五是不断优化原则。商业银行应不断地检查和评估内外部经营管理环境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及其对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所产生的实质影响,及时调整和优化风险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六是因地制宜原则。

  (六)商业银行创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观念创新。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的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运转是否有效的其中一项工作就在于是否适时进行了管控创新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要牢固树立只有创新才有出路、只有创新才能控制好风险的观念,通过积极的对全面风险管理的创新,促进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为此,要按照“抓核心、简于形、重实效”的原则,进一步树立“管理有标准、部门有制约、操作有制度、岗位有职责、过程有监控、事后有考核、责任有追究”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通过创新来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更有效的风险管理来保障各项业务的发展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阅读全文